火鍋吃多了容易食管癌?吃過燙、過硬、過快才是直接因素
網上流行著這樣的說法:沒有什麼事情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有的話就吃兩頓!但有人就要問了,火鍋吃多了不是容易得食管癌嗎?其實,吃火鍋最多只能算是間接因素,和導致食管癌並沒有直接聯繫。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鏡科主任王貴齊教授表示,在食管里,有三個部位最容易癌變:分別是食管入口、食管和坐支氣管交叉處、食管通過膈肌的食管裂孔處。
這三個部位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是食管里最狹窄的部位。過燙的食物在經過食管這些最狹窄的部位時,會燙傷這些部位的黏膜上皮,受傷的黏膜上皮會破損,最後潰爛、出血。如果經常食用燙食,這些部位就會反覆受傷,反覆受到不良的刺激,時間久了就會出現病變,甚至癌變。黏膜上皮癌變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癌組織不斷擴大。
食道癌病因複雜,由基因和環境等多種因素共同導致,公認的有以下5點:1.飲食習慣:吃得過燙,吃得太快,吃得太硬,長期抽煙,喜好飲烈性酒。吸煙和重度飲酒,能使食管癌的發病率分別提高8倍和50倍。
2.致癌物質:腌制食品如鹹魚、鹹肉、魚露、蝦醬等含有亞硝酸鹽,其體內代謝產物亞硝胺是致癌物質。在太行山南段的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地區的糧食和飲水中,亞硝胺類化合物含量顯著增高,與當地食管癌和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患病率呈正相關。
3.遺傳因素:人群的易感性與遺傳和環境條件有關。食管癌具有比較顯著的家庭聚集現象,高發地區連續三代或三代以上出現食管癌患者的家庭屢見不鮮。高發區的居民移居到低發區後,食管癌仍然保持相對高發,可高於當地居民5—8倍。
4.癌前病變及其他疾病因素:如巴雷特食管、慢性食管炎症、食管粘膜損傷、食管潰瘍、食管白斑等被認為是食管癌的癌前病變或癌前疾病。
5.營養和微量元素膳食中缺乏:飲食缺乏新鮮蔬菜和水果,攝入的維生素A、B2和C缺乏,是食管癌的危險因素。食物、飲水和土壤內某些微量元素含量較低,可能與食管癌的發生間接相關。
由以上因素,可推斷出食管癌的高危人群大致有以下4類:1.年齡大於40歲。
2.居住在食道癌高發區。食管癌的高危地區:我國華北太行山區、陝豫鄂秦嶺和鄂豫皖大別山地區、閩粵贛交界地區、廣東潮州地區。
3.直系親屬有食道癌患者的人群。
4.喜食過燙食物,進食過快,抽煙酗酒等飲食習慣不良的人。
此外,食道癌的發病也和性別有關係,男性食管癌發病率與死亡率均高於女性,男女比例接近2:1。
食管癌的發生髮展不是朝夕之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預防食管癌的最佳途徑。王貴齊建議大家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遠離腌制、熏制和燒烤食品,戒煙限酒。少食用太熱的食物和飲料,茶、湯稍微冷卻後再喝。吃飯要細嚼慢咽。不要吃腐敗變質的食物。
由於食管癌早期癥狀不明顯,一般發現的時候都是中晚期,預後不樂觀。醫生治病不治命,健康的生活習慣、定期體檢才是王道。
安卓翻牆APP、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搜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