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勸告:2種食物是蕁麻疹的「催化劑」 越吃越嚴重!避而遠之

2020年10月21日 6:00 簡體 正體   評論»

2017年,賀小姐患上,當時前胸後背上全是紅色的風團,強烈的瘙癢讓賀小姐恨不得把皮剝了。第一次去醫院打了一針後有所好轉,但隔天晚上又捲土重來!

這次複發的全身瘙癢讓賀小姐痛苦不堪,睡也睡不著,只能硬撐到天亮再去醫院。

從那天起,賀小姐開始了與蕁漫長的對抗。

吃西藥不管用,於是去大醫院查過敏原,買了大幾百塊錢的葯,但依然反覆發作。賀小姐又開始找民間,吃中藥、燒水葯浴,聽別人說什麼偏方有用,賀小姐就千方百計地試,可是她的蕁麻疹一直沒徹底痊癒……

一、蕁麻疹為何反反覆復?

急性蕁麻疹以瘙癢性風團和耀斑型皮膚、伴或不伴有血管性水腫為臨床表現,常在6周內能痊癒。

而慢性蕁麻疹,常以超過6周的風團或血管性水腫為表現,約半數癥狀持續2年20%患者的癥狀持續10年

蕁麻疹預後良好,大部分患者可在皮疹消退後不留痕迹,徹底治癒。但對於許多慢性蕁麻疹患者來說,反覆發作讓人備受折磨,雖然暫時治癒,但日後一旦再碰誘因,仍會發作。

蕁麻疹多由外界環境刺激或者飲食不注意等原因誘發,反覆發作說明誘因沒有去除,如摩擦、壓力、日光照射等物理因素;情緒波動、精神緊張、抑鬱等情緒因素;呼吸道吸入物及皮膚接觸物都也是蕁麻疹反覆發作的誘因。

二、蕁麻疹要對症下藥

臨床大夫在遇上慢性蕁麻疹患者和家屬時,被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這個病能斷根嗎?」聽到這種問題的醫生往往都會露出苦笑,這不僅是因為慢性蕁麻疹的治療難度較大,而且人們的許多看法也存在誤區。

慢性蕁麻疹病因治療十分困難,基本上以對症治療為主,那些所謂的「脫敏」治療或免疫治療並非明確有效,目前臨床上的治療以使用抗組胺葯為基本治療,必要時加用糖皮質激素

目前,選擇抗組胺葯是慢性蕁麻疹現實的治療方法,患者應該遵照醫囑,堅持規則服藥。除非是嚴重的急性蕁麻疹或慢性蕁麻疹急性發作,一般情況下不主張患者使用糖皮質激素。因為若長期不規則使用激素類藥物,不僅使治療難度加大,還可能引起肥胖、骨質疏鬆、免疫力降低等嚴重的

最重要的是,慢性蕁麻疹不要輕易使用所謂偏方,這類藥物副作用大,停葯後更容易複發且加重病情,造成不必要的精神、經濟負擔甚至身體的損害。

慢性蕁麻疹雖不可治癒,但是可以穩定控制病情,正常工作生活。患者不要盲目四處求醫,發病後到正規醫院由專科醫生明確診斷,積極查找病因從而對症下藥才是現實的治療。

三、蕁麻疹患者不能吃發物嗎?

對許多前來就診的患者,有的醫生除了交待一些尋常的注意事項,還會叮囑一句「發病期間不能吃發物」。那麼,發物是什麼呢?為什麼蕁麻疹患者不能吃發物呢?

「發物」在普通老百姓的印象中,一般是指一些吃了會對病情造成刺激的科學地講,發物多指能導致疾病複發或加重的食物。被老百姓視為「發物」的食物有很多,如羊肉、狗肉、海鮮類、菌類、蔥姜蒜等辛辣物等,甚至把一些枇杷、楊梅、櫻桃的瓜果類也歸為此類。

對於蕁麻疹患者來說,花椒、羊肉等辛溫的食物有可能會導致肌膚的瘙癢加重。但需要注意的是,對發物的理解應該因病性而異,因病情而異,切不可一概而論,應該多聽專業醫師的指導意見。

因此,對於蕁麻疹患者來說,遵循兩條原則一定沒錯,一是避開那些導致自己過敏或容易使人過敏的食物,二是避開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執意吃這些食物,只會讓病情越來越嚴重。

對於反覆發作的蕁麻疹,患者切忌盲目求偏方,積極到醫院尋求正規治療,對症下藥。同時,生活中也要避開誘發因素,調節心情,不必過於時刻擔心病情複發,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與蕁麻疹「和平相處」。

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39健康網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