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升高 怎麼「吃回去」?國醫大師:飲食記住五個字 血管幹凈

2020年11月13日 7:19 簡體 正體   評論»

——心「三高」疾病之首,是許多重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誘因,被稱為「隱形殺手」。

在醫學上,依據血脂中的物質含量,把高血脂病分為了四種:◇高膽固醇血症(>5.17mmol/L)

高甘油三酯血症(>1.7mmol/L)

混合型高脂血症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血脂高儘管是一種「溫和慢性病」,但卻是、腦卒中、等疾病的主要誘因。

同時,血脂異常還會誘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給心臟造成了健康威脅。

為什麼高血脂會導致血管硬化?

主要原因就是中的「壞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這是一種會加速的物質,也是引起動脈內壁硬化斑塊形成的「罪魁禍首」。

當血脂升高,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也會發生波動,開始升高,「壞蛋白」就會鑽入血管下方,被巨噬細胞吞噬,引起巨噬細胞壞死,形成粥樣物質,這種物質會不斷「成長」,最後形成凸起,引起血管堵塞和硬化斑塊形成。

當動脈開始出現硬化,身體會出現一些提醒:

腦動脈硬化:頭暈,視物不清

冠狀動脈硬化:胸悶胸痛,心律不齊

下肢動脈硬化:間歇性跛行,腿腳冰涼

除了一些來自身體的提醒之外,身體的血液也會隨之產生變化。

嚴重高血脂患者的血液是乳白色的,明顯不同於正常人。

這種「乳白色」的血液在醫學上被稱為「乳糜血」,也被很多患者稱為「牛奶血」,是高血脂的重要表現之一。

主要是因為被小腸分解之後,轉換成了細小的乳糜顆粒,這種物質在血液中不斷堆積,使血漿從通透的顏色變成渾濁,像「米粥」一樣,質地粘稠,這是一種很危險的血脂狀態。

當乳糜血出現,表明你的血脂指數已經亮了「紅燈」,往往身體會伴隨出現腿抽筋、耳鳴、眩暈的癥狀,並且血液中的乳糜顆粒會在血管中來迴流動,形成沉積。一旦出現在動脈血管附近,就會加速血管的老化,增加心血管急症的風險。

為了盡量避免乳糜血的出現,需要做到兩個原則:不吃高脂高糖食物和嚴格控制食量。

生活中常見的高脂高糖食物有:動物內臟、奶茶、薯片、快餐、蛋糕、臘肉飯等,這些食物中的脂肪都需要身體的代謝和分解,增加血液中的乳糜顆粒含量,無形之中升高血脂,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此外,吃飯只吃七分飽也是十分重要的飲食習慣,鍾南山院士也曾在一次講座中,提倡三高人群「留三分饑寒」,這樣既能在滿足身體所需的同時,達到降低脂肪攝入量的目的。

食療是我國中醫里的文化瑰寶,不健康的飲食會造成「百病叢生」,而合理的飲食則會幫助調理血氣,強健身體。

記住飲食做到「三招」,讓你的血脂「乖乖聽話」。

第一招:釜底抽薪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證實,每天食用一小碗雜糧粥,能夠有效降低至少10%的心臟疾病風險。

大部分的血脂高都受飲食的影響,食物中的脂肪就像「木材」,源源不斷的為血液輸送膽固醇,所以想要平穩血脂,首先應當降低食物中的脂肪含量。

建議做到每天一碗雜糧粥,雜糧中的膳食纖維和微量元素十分豐富,澱粉的含量也沒有精糧中那麼多,很適合高血脂患者食用。

這一招「釜底抽薪」如果用的好,堅持一個月就會有比較明顯的效果。

第二招:水到渠成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心血管科室的晏醫生說:一天喝2.2L左右的水,能夠有效稀釋血液,緩解血脂高和血栓形成的風險。

血管就像是一條條「水渠」,血液每天在其中奔騰流動,為身體的各個組織和器官輸送能量。

「水」不夠,營養物質就無法被運輸,血液中過剩的膽固醇和乳糜顆粒可能機會造成沉積,堵塞血管,所以高血脂患者一定要及時補水。

建議在平時喝水時,加入一朵青馳菊,它產自菊花之鄉古城開封,含有豐富的硒元素、氨基酸、膽鹼、菊甙等物質,對穩定血脂,軟化血管有非常好的效果。

《本草綱目》中也曾誇讚了菊花「利血氣」的功效,適合血脂高的患者經常飲用,實驗顯示:硒元素:能夠提升身體代謝脂質的能力,融化血管壁硬化斑塊,提升血管彈性。

氨基酸:幫助調控血液中的血脂含量,加快脂質的轉化和運輸,抑制血栓形成。

水蘇鹼:抑制脂肪和乳糜顆粒在血管壁沉積,具有抗氧化性,延緩血管的硬化。

每次喝水時沖泡一朵青馳菊,保證晨起、飯後和睡前各一杯,幫助稀釋血液,穩定血脂。

第三招:天羅地網

國醫大師鄧鐵濤在一次講座中說道:高血脂患者的飲食需謹記五大原則,素、粗、淡、雜、少,其中「素」位居首位。

綠色蔬菜中含有很多的纖維素,這些纖維素就是一張張「捕脂網」,能夠有效帶走體內的脂肪,促進腸胃蠕動,減少體內的脂肪含量,建議可以多吃:小白菜、冬瓜、西藍花、通心菜、苦瓜等,幫助穩定體內血脂。

V2ray翻牆服務-安全可靠經濟高速無限流量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騰訊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