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病人20%是年輕人,這個救命技能一定要學會
2021年剛過去一個月
可怕的心臟疾病引發猝死
已經帶走了好些年輕的朋友
尤其冬季天氣寒冷
小編從我院急診獲悉
近2個月以來急診收治的
心腦血管病患者
比平時增加了30%↑↑↑
「猝死」離我們有多遠?
真的沒有辦法預防嗎?
我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林松介紹,接診病人中有15%-20%的猝死病人都是年輕人,而其中有高達70%-80%都是因為心源性猝死。惡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顫、先天性心臟病都可能導致心源性猝死。
為什麼心臟疾病的危害
如此之大?如此之急?
林主任介紹道,心臟是人體器官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相當於一個泵。如果這個泵停止了運作,那麼整個人體的循環也就停止了,會導致所有的臟器喪失供血,停止機能。
林主任分享,年輕人
工作壓力太大,勞累,熬夜
會誘發基礎疾病
如惡性心律失常等
也是心源性猝死的潛在誘因
當「996」、「007」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奮鬥的常態;當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找上了剛畢業不久的小白領,不少年輕人似乎對健康問題「想觸碰又收回手」,既感到自己的身體狀態、作息並不好,卻又不引起足夠的重視,做不到定時體檢。
如此可怕的心臟疾病
能否讓大家提前一步知道
有所防範?
林主任介紹,事實上,對一些年輕人來說心臟疾病的既往先兆有時並不明確。但對某些人而言肯定是會有「風險提示」的。比如在勞累後心裡感到不舒服,心裡像是攪動或是揪了一下,出冷汗等,當這種情況劇烈時必須儘快就醫檢查。
林主任提醒到,有些情況嚴重的患者已經出現了多次劇烈的心臟不適,甚至難受到一下子跌倒,當普通的心電圖檢查並不能做到詳盡的疾病提示時,就需要做動態心電圖即24小時動態跟蹤檢查。
而對於那些反覆發作、反覆暈厥,但做檢查時顯示結果正常找不到原因的患者,已經可以採用更先進的長程的心電監護,監護3-5年來明確病因。總之,年輕的朋友切忌諱疾忌醫,年輕的身體不是揮霍的資本,切莫忽視心臟發出的「求救信號」。
抓住黃金4分鐘
學會心肺復甦和
「AED」使用很重要
那麼若是身邊人突發暈厥倒下,我們普通人可以學習的急救方法有哪些呢?林主任表示,當一個人突發暈厥倒地時,在最初的四分鐘進行搶救是相當重要的,一定要保證其循環和呼吸的存在。如果超過四分鐘,可能會出現不可逆的腦死亡,即使搶救過來也可能是「植物人」。因此,「黃金四分鐘」可謂是搶救中絕對關鍵的一環。
林主任介紹,學會心肺復甦在「黃金四分鐘」急救過程中相當有用。心肺復甦是指在胸骨中下三分之一處,兩個手掌重疊在一起進行按壓,按壓深度在5-6公分左右,頻率在每分鐘30下。條件允許時,按壓30下後嘴對嘴人工呼吸2下,即「30:2」,就是最簡易的心肺復甦。按壓的目的是使心臟、肺部、胸廓有起伏後保證人體循環的存在;而口對口吹氣則是保證患者氣道通暢,有氧氣的交流。
而對於一些惡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顫的患者若是在外發病突然倒下,則必須用到電擊才能搶救。現在我們常常在大型公共場所能看到的「AED」裝置,正是簡易體表除顫儀。林主任解釋稱,可以按照「AED」裝置上的說明,為病人接上監護後,它就會提示該病人是否需要除顫,若提示要除顫,只需要按一下即可進行除顫,很可能一條生命就可以救活。
猝死
不再只是老年人的「奪命兇手」
年輕人應該也要重視
年輕的生命未來可期
且行且珍惜!
當身邊有人發生
猝死的時候
我們該如何辦呢?
很多患者發病時
家人、朋友都是手忙腳亂
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而突發猝死患者
有一個「黃金五分鐘」最佳搶救時間
今天
我院急診科秦海東副主任教大家
遇到猝死患者該如何急救:
急救教學之心肺復甦上
急救教學之心肺復甦下
為了預防猝死患者的急救
我院在門診1-7樓均配備了
AED(自動體外除顫器)
自動體外除顫器的使用
能大大提高搶救的成功率!
小編提醒:只要您身處我院門診,若有需要,均可拉起AED盒子,盒子即會發出報警(或者直接大聲呼救),醫護人員會立即趕到現場進行急救。
AED使用方法手冊:
當你遇到突發事件時
這些黃金急救法
就可以為家人、路人
贏得寶貴的搶救時間~
親愛的小夥伴們
你們學會了嗎?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南京市第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