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噸多賣2萬!假土雞蛋,正在流入14億人的餐桌
你吃的土雞蛋,真的「土」嗎?
你又是怎麼辨別土雞蛋和洋雞蛋,僅僅是依靠標籤嗎?
最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有一家企業,竟然靠賣給雞蛋上色的飼料添加劑,活生生地上市了!
今年3月,廣州智特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特奇)申報創業板IPO,被深交所問詢。
據悉,這家主營飼料的企業,並不簡單。
招股書顯示,公司的主營產品,可實現對蛋黃、禽類皮膚、肌肉的著色,以滿足消費者對產品顏色的要求。
為什麼要給蛋黃上色?
因為在生活中,很多人辨別土雞蛋和洋雞蛋的方法,就是看蛋黃的顏色深不深。
深的就是土雞蛋,淺的就是洋雞蛋。
目前市場的雞蛋價格,土雞蛋和洋雞蛋的差別是越來越大。
一般的洋雞蛋平均單價4、5毛一個,但土雞蛋就不好說了,便宜的8毛1塊,貴的2塊都是有的。
在某電商平台上,一些土雞蛋的價格,可以賣到2.5元/枚,在廣告宣傳中,他們的主要賣點,也是蛋黃顏色,散養放養等。
因此,把洋雞蛋賣(扮)成土雞蛋,就成了一門暴利的生意。
一旦李鬼成了李逵,利潤就能翻2倍!
而冒充的方法也很簡單——在雞飼料里加色素!
有多少人這樣干呢?
我們沒有具體的數據,但賣色素的智特奇公司披露,自己的年度營收規模已突破3億元,而且增速喜人!
而且,有記者向一些電商平台相關銷售人員再三詢問,確定這些添加劑使用範圍很廣,尤其是一些大型的養殖戶!
大型的養殖戶,往往日產雞蛋數千枚,是市場上的主要供應者,他們為什麼要添加這些色素,雞蛋又賣到了哪兒?
不得而知,又細思極恐!
另外,招股書還提到一個細節:「在當前工廠化、集約化、規模化養殖體系下,動物生長所需營養主要依靠飼料供應,而飼料原料中類胡蘿蔔素的含量往往不足……通過育種技術進行品種改良後,畜禽和水產動物生長速度快,生長周期縮短,動物體內積累色素的數量和時間都大大縮短,達不到原來的色度,不能滿足市場對產品色澤的要求。」
說簡單點,就是喂飼料的雞蛋生產速度太快,顏色可能有點嚇人,只有通過色素去平衡顏色。
看來,我們吃到的雞蛋,可能都不是蛋色本色!
採訪中,就有蛋企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有些地區,我們的銷售合作夥伴反映,蛋黃如果顏色不夠深,市場根本不接受,那我們就相應加一點。當然,加一點我也要賣貴一點,畢竟加這個也要成本。」
另外,這名負責人還說,這已經是行業的共識,由於消費者普遍覺得蛋黃好看的雞蛋就是「土雞蛋」。
所以,加了色素的雞蛋,就可以把價格可以賣高。
需要強調的是,智特奇所販賣的著色劑,都是我國允許使用的飼用著色劑,屬於合法合規產品。
也就是說色素不會危害身體健康,不像當年的蘇丹紅那樣,有毒有害。(曾經不少食品被曝出用蘇丹紅染色,涉及辣椒粉、辣椒油、紅豆腐、紅心鴨蛋等)
但這也僅僅是說,色素吃不死人而已,廣大的消費者,很有可能就被這些加了雞蛋的色素給坑了!
此外,一些養殖戶也會故意使用玉米等「帶色飼料」,來給雞蛋染色。
不過,玉米的價格要比普通飼料高,現實中,更多的養殖戶還是會選用色素產品。
據銷售人員介紹,每噸飼料添加30克~80克左右的智特紅,成本增加在15元~35元左右。
而一旦洋雞蛋賣出土雞蛋的價格,我們以一枚雞蛋50g,土雞蛋價格比洋雞蛋貴1塊算,一噸的雞蛋,可以多賣2萬元!
如此暴利,養殖戶何樂而不為?
據智特奇招股書披露,他們的色素單價已經從2017年的17.98元/kg上漲至2019年的20.78元/kg。
可見這色素是多好賣!
小小的雞蛋,承載著中國人對營養的追求。
在奶製品質量長期得不到提升,食品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
很多家長都認為,雞蛋是補充蛋白等營養最實惠,也是最安全的選擇。
為此,不少人都喜歡多點錢,買貴一點的土雞蛋。
尤其是富人,學生,以及愛健康的女性。
但是,真的有那麼多土雞蛋賣嗎?
土雞蛋的特徵,是散養,是生長周期長,這註定不是大養殖戶的選擇,更多的是小散養殖戶產的。
小戶一般是不喂飼料,不加激素的,這樣的雞,產蛋率肯定不高。
所產出的蛋,他們一般也都是自己吃,很少願意拿出來賣的,即便賣,價格也不菲。
就無相君所生活的地區看,農村人要賣土雞蛋,價格都在2元以上。
想一想,那些收雞蛋的人,如果以2元的進價購買,只會以更高的價格賣出去。
所以某電商上所謂的「特價便宜」土雞蛋,能有多少是真的呢?
最後,提兩點疑問:1.市場上為何不對使用色素的雞蛋進行標註?
2.如何維護消費者對雞蛋應該擁有的知情權?
還有一點感慨:先是放心奶,後是放心藥,未來,我們還要呼喚放心蛋嗎?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無相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