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後,口乾、口苦、口臭,需警惕3種「疾病」,切莫忽視!告訴你有效方法
炎熱的夏季,很多人,早上起床後,不僅口乾、口苦,還會出現口臭。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首先,如果,在刷牙漱口後,得到了改善,那麼,不用擔心,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但是,如果刷牙漱口後,依然無法改善,那麼,就要小心是「病態」了。
早起後,口乾、口苦、口臭,需警惕3種「疾病」,切莫忽視!
第一種:肝火旺
肝火旺,是中醫裡面的一個名詞。
中醫講:肝火一燒,百病煎熬,足見其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而肝火過旺,就會導致口乾口苦,甚至出現口臭。
膽氣上溢,導致口苦,肝火耗損津液,導致口乾,甚至出現口臭。
進一步判斷:
眼乾澀,目赤紅腫,眼睛分泌物變多。
脾氣暴躁,愛生氣、發火。
臉部愛出油,易長痘。
如何降肝火?
1、喝茶
肝火旺,可用一些清熱利濕、疏肝泄膽的中草藥,泡水代茶飲。
白鼓丁甘菊茶,泡水喝,可以給肝臟「降降火」。
白鼓丁、桂花、甘菊、桂花,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即可。
白鼓丁,隨處可見,藥用價值高,入肝、胃二經,擅長清肝熱,降胃火。
凡是肝火引起的口苦、口乾、口臭、咽喉疼痛等,皆有效。
甘菊,是清熱解毒、下火的好幫手,用其泡水,可快速降火,改善身體各種不適,與婆婆丁搭配,清熱解毒效果更佳。
金銀花,也是清熱解毒的良藥,用其泡水喝,可疏熱散邪、清解血毒,與小白菊搭配,效果加倍。
桂花,香氣濃郁,性質溫和,可中和寒性,亦可清熱解毒,改善口氣。
用這幾種,搭配在一起,泡喝水,下火、消炎,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2、揉穴
太沖穴,經常按摩,可使肝經的水濕風氣,由此向上沖行,可以起到去肝火的作用。
位置: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按摩前先用溫水泡腳10~15分鐘,用左手拇指指腹按揉右太沖穴3分鐘。
然後,換右手拇指按揉左太沖穴3分鐘,反覆2~3次。
按揉力度以產生酸、脹、痛感為宜,最好每天早、中、晚各進行一次。
第二種:胃熱
炎熱的夏季,飲食上,稍不注意,就會導致胃熱,也就是胃火大。
此時,也會出現口乾苦,口臭的情況。
胃火熾盛,熱盛火熾,燥熱內結,胃失和降,可見口苦、口渴、口臭、口乾等症。
進一步判斷:
牙齦腫痛、口腔潰瘍、口氣穢濁。
容易便秘,大便乾結、小便短赤。
易飢餓,吃得多,餓的快,喜喝冷飲。
如何降胃火?
1、喝粥
去胃火,綠豆粥是不錯的選擇。
一方面,綠豆味甘,性涼,可以幫助去胃火。
另一方面,綠豆還具有清熱解毒、消暑除煩、利水消腫的功效。
2、揉穴
內庭穴,具有清胃瀉火、理氣止痛的功效。
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都可以按摩內庭穴。
按摩內庭穴祛熱、祛胃火效果非常好。
位置:在腳背第2、3個跖骨結合前方凹陷的地方,具有寫尾貨、除口臭、止牙痛的效果。
做法:用大拇指的指腹按住內庭穴1分鐘,然後輕輕的揉動,感到穴位有酸脹感就可以了。
第三種:心火大
夏氣通於心,炎熱的夏季,也容易導致心火過旺。
心火熱毒重,也會導致口乾苦。
虛火,表現為口乾、口燥、心煩、舌紅、舌苔少、盜汗、睡眠不安等。
實火,表現為咽干、口苦、喉嚨痛、舌苔黃、口腔潰瘍、尿黃、心煩易怒等。
進一步判斷:
精神不集中,感覺勞累,力不從心。
時不時心煩,睡眠不踏實,易醒。
反覆口腔潰瘍,色邊尖嫩紅。
如何降心火?
1、喝茶
用蓮子心和淡竹葉,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即可。
蓮子心,入心經,可清心去熱,是改善心火內熾,不錯的食材。
淡竹葉,則能夠清熱除煩、生津利尿。
二者搭配,能增強蓮子芯的去火作用,可以快速降心火。
2、揉穴
極泉穴,位於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
經常按揉,可以去心火,改善咽干煩渴。
右手拇指,用力彈撥,左臂腋窩頂點,手指用力向內勾按,以有明顯酸麻感,並向肩部、上肢發散為好。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悟空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