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半數中國人的幽門螺桿菌,靠一支牙膏就能消滅?答案顯而易見
「得及時把嘴裡的病菌消滅,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用這款抗幽牙膏刷牙,堅持兩星期,就能徹底消除幽門螺桿菌,一勞永逸!」
難敵超市導購的「轟炸」,陳女士花了將近400元,買了4支所謂的「抗幽牙膏」,這讓她心疼不已。
一、幽門螺桿菌是何方「妖怪」?
幽門螺桿菌(Hp)是一種螺旋狀細菌,也是目前發現能夠唯一在我們胃部存活的細菌。在「中國幽門螺桿菌信息中心」首頁就提示,幽門螺桿菌已感染了全球半數以上的人口,且中國是感染人數最多的國家。至今,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仍未完全明了,但多數研究認為,大部分患者是通過口—口、胃—口、糞—口傳播。
早在1994年,幽門螺桿菌就已被IARC列為胃癌的一類致癌源。很多人誤以為,幽門螺桿菌就是導致胃癌的直接原因。但事實上,我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超過50%,但其中引發胃癌的不足1%。
大多數胃潰瘍及指腸潰瘍者都存在HP感染,但胃癌的發生除了幽門螺桿菌作祟,還與環境因素、喜歡吃腌制食物及遺傳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不能片面判斷,幽門螺桿菌就會導致胃癌的發生。
二、牙膏可以殺死口中的幽門螺桿菌嗎?
幽門螺桿菌可防可治,初次治療需在檢查後選用療效好的藥物和方案,規範治療。然而最近,網路上湧現出很多所謂的「抗幽牙膏」,並在各大電商平台和市面熱銷,通過廣告大量宣傳自己可抗「幽門螺桿菌」,只需刷牙,即可滅菌。
不用服藥,只需「抗幽牙膏」就可消滅HP?對此,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消化內科蔣絢醫師表示,幽門螺旋桿菌主要在胃內繁衍,雖有口腔案例,但並不是主要定植部位。即便牙膏有可抑制、殺滅口腔細菌的作用,卻不能同等效應於胃內的幽門螺旋桿菌。當出現幽門螺桿菌感染時,要對付的還是胃內細菌,多種藥物聯合使用才能起效,不能只依靠所謂的「抗幽牙膏」。
·蜂蜜、大蒜抗幽也不靠譜
「抗幽牙膏」並沒有有力的抗菌證據,而坊間還流傳很多抗HP的偏方,例如蜂蜜滅菌、大蒜滅菌。在純蜂蜜中,確實細菌幾乎無法存活,這也是為什麼蜂蜜可以長期保存不會變質的原因。但蜂蜜水進入胃內,會被胃液稀釋,這個時候滅菌的特性的就會喪失,根本起不到殺菌的作用。
另外,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確實也有強滅菌性,但人每天吃的大蒜有限,想要透過大蒜來攝取大蒜素非常難,單純靠吃大蒜就消滅幽門螺桿菌可以稱得上為天方夜譚。而且大蒜對胃粘膜有刺激性,大量攝入大蒜,也會造成肝臟的傷害。
三、如何能消滅幽門螺桿菌?
所幸,幽門螺桿菌可防可治。根據國家共識建議,幽門螺桿菌建議採用四聯療法:拉唑類(如蘭索拉唑)和鉍劑(如枸櫞酸鉍鉀)在飯前30分鐘;兩種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黴素),在飯後即服或1小時後服用。療程為期10-14天(不能低於10天)。
不少患者根除失敗,多由於忘記服藥或只吃了7天等原因,因此建議盡量按療程服藥。
·注意:並非人人都需要根除
幽門螺桿菌雖不是胃癌的唯一元兇,但其對於人體的殺傷力不容忽視。人是幽門螺桿菌的唯一宿主,一旦感染,必須藉助藥物來徹底消滅。否則,長期不干預,病情加重很可能引起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消化不良等疾病。
雖然幽門螺桿菌感染初期沒有明顯癥狀者,沒有要求強制性治療。但對於部分高危人群而言,即便無癥狀,還是需要儘早干預。就以預防胃癌的角度來說,徹底根除還是讓人更「安心」。
哪些是建議根除的高危人群?
1.消化性潰瘍(包括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2.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癥狀、胃黏膜萎縮或糜爛的人;
3.患有胃癌、胃癌術後或有胃癌家族史的人;
4.MALT淋巴瘤患者;
5.計劃長期服用質子泵抑製劑或非甾體類消炎藥(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的人;
6.患有不明原因缺鐵性貧血;
7.其他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疾病。
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意義利大於弊,除非屬於高齡老人、12歲以下兒童、哺乳期婦女等不適合根治,其他人群還是建議根除的。
而對於沒必要根除人群,則要注意定期複查,即保持飲食衛生、習慣健康。例如,飯前便後勤洗手,食物要徹底煮熟再吃,不喝酒、不吸煙,少吃刺激性食物,盡量跟家人朋友分餐飲食,防止交叉感染。
「抗幽牙膏」的熱賣另一面也暗示著普通民眾對幽門螺桿菌了解有限,甚至存在錯誤認知。希望通過這篇文章,可以讓更多讀者正面了解幽門螺桿菌的防治,也藉此呼籲大家一定要養成良好的衛生、飲食習慣,發現胃部不適,及時就醫,儘早對疾病進行正確干預。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39腫瘤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