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時間別睡 改善6個日常習慣 助你一夜好眠
現代人常有睡眠的困擾,特別許多人會有在上班上課時昏昏欲睡,躺上床反而怎麼樣也睡不著的毛病。日本職能治療師菅原洋平就指出,這些都是因為現代人養成了不好的習慣所導致,他在媒體「PRESIDENT Online」上撰文分析,有六種容易犯下,需要極力避免的睡眠習慣。
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就能提升睡眠品質。
習慣一:小睡片刻30分鐘以內
早上工作時因為集中注意力,容易讓人口乾舌燥,如果不稍加休息,那麼睡意就會在下午一口氣出現,所以可以先稍做休息。不過如果睡太久,可能會擾亂自律神經,因此需要控制時間。
習慣二:通勤下班時別睡
在上班的疲勞下,很多人可能會趁坐車通勤時小睡片刻。然而此時就睡,到了就寢前的時間,體內溫度就可能變得難以下降,結果導致失眠。因此這時比起補眠,不如可以適度做一些活動,像是刻意散步或上下樓梯等等。
習慣三:沒睡意就先別上床
由於大腦會把場所和行動進行連結,因此如果在床上翻來翻去睡不著,那就會加深上床不睡覺的潛意識。而在床上滑手機等等的,會讓情況變得更為嚴重。因此如果在床上15分鐘內沒有睡著,就應該先下床活動,避免腦中植入了錯誤的印象。
習慣四:不在假日補眠
想要提升睡眠品質,就必須養成每天固定睡眠時間的習慣。如果在假日刻意睡久一點補眠,反而容易打亂睡眠周期。如果發現自己在短時間內難以入睡,可以提早10到15分的睡覺時間,累積睡眠的總量。
習慣五:保持腦部低溫下睡眠
想要一夜好眠,就不能讓體內的溫度一直維持在高檔。要使內部體溫下降,可以在洗澡時多衝點熱水,讓身體出現流汗狀況,使得體內熱度隨著汗水一起排出。而在睡前使用3C產品,則會讓體溫上升,是千萬要避免的行為。
習慣六:減少晚上食量
如果在血糖過高的狀況下就寢,也會影響睡眠效率。因此晚上最好空出一段「絕食時間」,等到隔天早上再吃東西。特別是容易讓血糖急速上升的點心類,最好別在晚上時吃。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