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咔咔響,晨起後雙腿僵硬?5個部位的軟骨最脆弱,別忽視
陰雨天氣時膝蓋疼痛,轉動腳腕時有咔咔的聲響,晨起後雙腿僵硬,這極有可能是軟骨發生病變。從。軟骨是關節的保護膜,能緩解關節活動時產生的摩擦力和震蕩。一旦軟骨受損就會影響行動力,甚至導致頸椎病、骨質增生以及腰椎間盤突出等。30歲後軟骨開始走下坡路,特別是50歲後受損的軟骨根本無法再生,因此高危人群應做好防範工作。
哪幾類人的軟骨會提前老化?
1、白領
長時間坐著不動、運動量不足,就沒有足夠的力量來刺激軟骨,加快水分流失速度,使得膠原結構崩解,軟骨慢慢變薄且變得脆弱,韌性喪失,耐磨性和抗壓性下降,可能因為一次運動或爬山軟骨就會受損。
2、開車一族
長時間開車可導致關節慢慢生成廢用性萎縮退化。另外,軟骨損傷也跟職業息息相關,好發於運動員、重體力勞動者以及模特身上。
3、愛美者
長時間穿高跟鞋可增加膝蓋骨和股骨所承受的壓力,加大軟骨和關節面磨損。不少愛美者喜歡穿裙子,這樣會使得膝蓋遇冷受涼,進而導致膝蓋麻木酸痛。
4、肥胖者
超重或肥胖使得關節長時間處於超負荷支撐狀態,加快軟骨磨損速度,身體越肥胖,患骨性關節炎的風險就越高。
哪幾個部位的軟骨最為脆弱?
1、髖關節
髖關節發生病變時,可感覺到腹股溝區以及髖部外側和大腿內側疼痛。當發展到中後期時,拍X線檢查可發現髖關節間隙狹窄,軟骨下骨硬化和水腫。
2、足部關節
足部關節受損後大腳趾掌面大關節有明顯的疼痛感,尤其是穿較緊的鞋或高跟鞋後疼痛感加劇。
3、膝關節
移動膝關節時若感覺到疼痛同時伴有摩擦音,極有可能是膝關節軟骨已受到損傷。
4、手關節
關節變得粗大,手指關節彎起來困難,常常感覺到疼痛,有時會出現紅腫,這說明手指關節軟骨受損。
5、脊柱關節
脊柱關節軟骨發生病變時會導致頸部和腰部疼痛和僵直,此類疼痛跟腰椎間盤突出和頸椎病疼痛有一定的區別,疼痛的特徵是以局部為主,幾乎不會壓迫到神經。
哪些行為會損害軟骨?
1、翹二郎腿
翹二郎腿時可增加膝關節內部結構所承受的壓力,加快軟骨磨損。
2、下蹲著工作
長時間下蹲著洗衣服、擦地或摘菜等都會對關節軟骨帶來不可逆的損傷,所以工作時盡量坐矮凳子,這樣能延長膝關節壽命。
3、盤腿坐
盤腿坐著會使得膝關節軟骨受到壓力,與此同時還承受著上半身的重量,從而加重關節負擔。
日常生活中盡量不要做負重運動,如爬山、提重物爬樓以及騎自行車等,不然會加快軟骨磨損,游泳是不錯的運動項目,這樣能保護軟骨。積極減肥,避免太肥胖,減輕膝關節負擔;合理補充鈣和維生素D以及優質蛋白質,可以從豆類、奶類、綠葉蔬菜和蛋類中獲取;女性少穿高跟鞋和尖頭鞋以及人字拖。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生活營養師El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