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嘌呤大戶」被揪出,你以為的美味佳肴,或會升高尿酸,別太貪嘴
你能想到,喝果汁也會導致尿酸升高,誘發痛風嗎?
25歲的葛華(化名)自從辦了健身卡後,就一直沉迷於健身。但自己平時不愛喝白開水,在他看來果汁好喝又有營養,於是每次健身,都會榨上一大杯果汁來補充水分。
上個月,葛華髮現自己腳趾關節酸酸脹脹的,起初以為是鍛煉時,不小心拉傷了,沒有太在意。直到一周後,他才發現疼痛劇烈,連走路都困難。
到當地醫院就診,根據各項指標,醫生告知他患上了「痛風」。
在了解葛華情況後,醫生告知他,很可能是與喝果汁的習慣有關。果汁中含有大量果糖,而葛華每天都要喝差不多1L的果汁,不僅導致痛風,也為肥胖和糖尿病埋下隱患。
一、高尿酸其實是把「雙刃劍」
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高尿酸血症患者達1.77億人,已經突破糖尿病人群(1.14億人),且疾病呈年輕化趨勢。
尿酸是人體內嘌呤代謝的終末產物,正常情況下,人體每天都會生成新的尿酸,但同時也會通過尿液等方式排出,維持體內血尿酸平衡。人體的尿酸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內源性,是人體物質代謝而來,占尿酸總量的80%;
二是外源性,從食物中分解而來,占體內總尿酸20%。
這也就意味著,尿酸並不全是「吃出來」的。
不過其實高尿酸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壞,高尿酸與人體脂肪的存儲能力相關,尿酸水平升高,有助於將食物的果糖在肝臟中轉化成脂肪並存儲下來,幫助抵禦寒冷。
除了存儲脂肪,尿酸也承擔著維持血壓穩定以及抗氧化的能力,可維持人體自立血壓,並幫助細胞維持正常運作。
但是尿酸升高的危害我們還是要重點關注。
當血液中的尿酸夠,達到飽和狀態,就會析出結晶,結晶沉澱在腳趾、腳裸等部位,可引發炎症,產生疼痛感,也就是痛風。
除了痛風引起的直接疼痛,尿酸形成的結晶沉積,還可能損傷體內其他器官組織——若是在腎臟,可發展成腎結石;若是沉積在血管,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
尤其是這幾類人,要重點關注尿酸情況:久坐不動者、喝酒吸煙者、生活不規律、長期處於壓力、熬夜勞累、高嘌呤飲食、基礎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腎臟病、絕經後女性等。
二、尿酸升高,全身受損!
尿酸升高導致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痛風,痛風是急性關節炎癥狀,更嚴重則會出現關節炎反覆發作、痛風石和關節破壞畸形等。因此如果出現以下癥狀可能是尿酸升高了,儘早控制。
1、關節疼痛
當人體尿酸含量過多,尿酸鹽晶體就會沉積關節,引起疼痛。
2、排尿異常
正常人尿液為淡黃色,尿酸過高,則可引起尿液變深,尿色顯得渾濁。
3、下肢水腫
尿酸過高會引起腎臟刺激,腎臟水分排出受阻,就會出現身體水腫。
其實大多數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超標,卻沒什麼癥狀。但這種不重視、不控制的應對,就會使尿酸長期處於高水平狀態,時間一長,對身體臟器的影響也越大。
因此,即便沒有痛風,尿酸超標的患者也應該就醫治療。
三、3種美食其實是「嘌呤大戶」,少吃點
短期內大量進行高嘌呤飲食,會促進血尿酸水平波動,對於高尿酸血症的朋友來說,極易誘發痛風。因此,控制尿酸,怎麼吃非常關鍵。
需要限制這些食物:1、酒類
酒精可以升高尿酸水平,增加痛風發作的發作的可能性。美國風濕病學會也提出,對於急性痛風發作以及慢性痛風性關節炎,應完全戒酒。
2、紅肉、海鮮類
痛風患者應盡量避免帶殼類的海鮮,如扇貝、龍蝦等。紅肉、動物內臟中含有的嘌呤也非常高,急性痛風發作時,也應該避免攝入。
3、甜食
研究證實,含有添加糖的食物、飲料、糖果等,即便是天然果糖,也會提高尿酸水平。因此想要控制尿酸,也要控制糖分的攝入。
應該多吃這些食物:乳製品如牛奶、酸奶等,含有的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可以促進尿酸水平降低,患者平日應注意補充。
此外,雞蛋、蔬菜等含有嘌呤較少,日常也可以替代高嘌呤食物食用。患者還應該多喝水,勤排尿,對降低尿酸水平有所幫助。
除了飲食要控制外,運動鍛煉控制尿酸也很關鍵。
痛風患者可從低強度運動開始,逐步增加運動強度,每周運動4—5次,每次1小時左右即可。最佳的運動為有氧運動,包括慢跑、快走、太極拳等。
控制尿酸,並非只爭朝夕。從飲食開始,從運動開始,如有必要,還需要遵循醫囑,按時服藥,多方面干預,才能保持尿酸水平穩定,保證擁有更健康的身體。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就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Wise國際匯款匯率好費用低-可匯到銀聯支付寶微信
來源:39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