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若忽視4個細節,飯後散步可能毀健康
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很多人都習慣飯後在戶外散步。飯後散步能促進腸胃蠕動,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還能愉悅身心,緩解一整天的疲勞,但要掌握正確的行走方法,才能達到保健的效果。
飯後散步有助於腸道消化,放鬆緊張情緒,對強身健體也有幫助。
很多老人喜歡吃完飯出去跑幾圈,走幾百步,甚至不止幾圈,經常能看到幾千步。
科學的走路方法
1、散步時間
飯後不能馬上散步,應該在飯後30分鐘後散步。
吃飽飯後肚子很飽,大部分血液流向胃腸道,幫助食物消化吸收,飯後立即運動,會使血液迅速分布到體表,影響食物消化,導致消化不良或腹痛。
所以,飯後休息30分鐘左右,再適當到戶外散步最好。
2、控制走路速度
走路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合適的速度,走路太快會使血液快速流向運動系統,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誘發胃病。
特別是老年人飯後容易血壓降低,飯後走路太快會影響消化吸收,導致低血壓。
很多人在飯後進行輕快地散步和密集的散步,以為這樣鍛煉會有更好的效果,相反身體素質跟不上行走速度,造成身體損傷。
3、掌握走路姿勢
走路時不要彎腰,選擇合適尺碼的舒適鞋,避免因錯誤的走路方式造成四肢關節過度磨損。走路時要保持全身放鬆,抬頭挺胸,收腹,向前看,隨著走路姿勢擺動手臂。
尤其是老年人和肥胖者,運動要由輕到重並且適量,不要超過自己能承受的範圍,這會增加身體負荷,導致疾病。
4、走路的環境
很多人習慣沿著馬路走,但路上汽車尾氣會排放出太多的有害物質,如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被人體長期吸入,危害呼吸系統、免疫系統和心血管系統。
如果散步是在冷風的刺激下,血管收縮,汗腺受到刺激,冷風吹在頭上,會引起頭痛等,所以要做好保暖。
什麼人飯後不能散步?
1、貧血症
貧血的人紅細胞數量少。飽餐一頓後,大部分血液流向胃部。飯後散步會引起腦缺血缺氧,引起頭痛、頭暈或暈厥,加重貧血癥狀。
對於容易生病的人來說,身體容易生病,體質差。如果飯後散步,可能會增加身體負擔,導致病情加重。
比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胃下垂患者。胃消化不好,走路會讓胃裡的食物增加胃的負擔,導致胃更加下垂。
2、冠心病
吃飽飯後,心臟會不斷排出血液,為胃腸道消化食物提供足夠的血液。冠心病患者飯後立即運動容易引起心絞痛或心肌梗死,運動時間應安排在飯後一小時,行走速度不宜過快。
無論哪種走路方式,最重要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
飯後散步有益健康,但並不適合所有人,尤其是上述不能飯後立即散步的患者,以免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正常人一般每分鐘走60步左右,手臂慢慢甩開。如果年紀大了,腿腳不好的人可以走走停停,根據身體狀況量力而行。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前腳掌要著地,腳後跟千萬不能先著地,否則大腦會不停地震動,容易引起頭暈。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來源:漫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