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65歲,空腹血糖控制到多少才合理?2024年新標準公布,不是7mmol/L
最新發布的《中國老年糖尿病診療指南(2024版)》公布了老年糖友(≥65周歲)的最新血糖控制目標,不是很多糖友以為的空腹血糖必須<7mmol/L或餐後血糖必須<10mmol/L。
老年糖友要根據「身體健康狀態」和「是否應用低血糖風險較高的藥物」兩項指標,推薦血糖控制目標。
快來看看你的血糖,應該控制到多少吧。
01
健康狀態良好的老年糖友
健康狀態:
無共病或合併≤2種除糖尿病外的慢性疾病(包括卒中、高血壓、1~3期慢性腎臟病、骨關節炎等)和患者無ADL損傷,IADL損傷數量≤1。
ADL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對「進食、洗澡、穿著、如廁、轉移、大小便控制」這六項活動進行評估。
IADL為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對「使用交通工具(如坐車或開車)、做飯、服藥(在正確時間服用正確劑量)、洗衣、打電話、理財、購物、做家務」八項活動進行評估。
如一項無法自理,需依賴他人,則為一項損傷。
血糖控制目標:
1.未使用低血糖風險較高的藥物
糖化血紅蛋白(HbA1c)控制目標:<7.5%
空腹血糖控制目標:5.0~7.2mmol/L
睡前血糖控制目標:5.0~8.3mmol/L
2.使用「胰島素、磺脲類、格列奈類藥物」等低血糖風險較高的藥物
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目標:7.0%~7.5%
空腹血糖控制目標:5.0~8.3mmol/L
睡前血糖控制目標:5.6~10.0mmol/L
02
健康狀態中等的老年糖友
健康狀態:
合併≥3種除糖尿病外的慢性疾病(包括卒中、高血壓、1~3期慢性腎臟病、骨關節炎等)和(或)患者滿足以下任意一項:1.輕度認知障礙或早期痴呆;
2.IADL損傷數量≥2。
血糖控制目標:
1.未使用低血糖風險較高的藥物
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目標:<8.0%
空腹血糖控制目標:5.0~8.3mmol/L
睡前血糖控制目標:5.6~10.0mmol/L
2.使用「胰島素、磺脲類、格列奈類藥物」等低血糖風險較高的藥物
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目標:7.5%~8.0%
空腹血糖控制目標:5.6~8.3mmol/L
睡前血糖控制目標:8.3~10.0mmol/L
睡前血糖控制目標:8.3~10.0mmol/L
03
健康狀態差的老年糖友
健康狀態:
滿足以下任意一項:1.合併≥1種治療受限的慢性疾病(包括轉移性惡性腫瘤、需氧療的肺部疾病、需透析的終末期腎病、晚期心力衰竭)且預期壽命較短;
2.中、重度痴呆;
3.ADL損傷數量≥2;
4.需長期護理。
血糖控制目標:
1.未使用低血糖風險較高的藥物
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目標:<8.5%
空腹血糖控制目標:5.6~10.0mmol/L
睡前血糖控制目標:6.1~11.1mmol/L
2.使用「胰島素、磺脲類、格列奈類藥物」等低血糖風險較高的藥物
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目標:8.0%~8.5%
空腹血糖控制目標:5.6~10.0mmol/L
睡前血糖控制目標:8.3~13.9mmol/L
最後說一下老年糖友的餐後血糖控制的目標,因為目前暫無充分的臨床證據或指南依據進行推薦,可根據糖化血紅蛋白對應的餐後平均血糖水平確定餐後血糖控制目標,如:糖化血紅蛋白6.50%~6.99%,對應血糖9.1mmol/L
糖化血紅蛋白7.00%~7.49%,對應血糖9.8mmol/L
糖化血紅蛋白7.50%~7.99%,對應血糖10.5mmol/L
糖化血紅蛋白8.00%~8.50%,對應血糖11.4mmol/L
最後提醒你
嚴格控制血糖可以減少併發症的發生,但也會增加低血糖風險。
而低血糖對老年糖友的危害極大,應儘可能避免。
因此,老年糖友的血糖控制目標需要個體化,根據自身情況,與醫生商議後共同決定。
來源:糖尿病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