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筷子犯這2個錯,致肝癌病菌會纏上你

2024年06月08日 15:31 簡體 正體   評論»

來,先猜個謎語:身體細長,兄弟成雙,只會吃菜,不會喝湯。

聰明的你,應該馬上就猜出來了這是個啥東西了吧~

沒錯,說的正是我們一日三餐,夾菜吃飯都離不開的

筷子作為一個天天和我們嘴巴打交道的餐具,其衛生問題不容小覷。

天天都洗筷子,能有啥衛生問題?

當然有!洗筷子其實也是門技術活兒~

不是嚇你,清洗方法不對,可能會惹來一級

筷子成把搓洗,或惹來一級致癌物

洗筷子的時候,有多少人是這樣做的↓↓

小編敢打賭,90%的人都是這樣洗的,畢竟小時候學做家務時,長輩們都是這樣教的~

其實,這種清洗方式是錯的!

筷子成把搓洗,很容易破壞其外表的保護層,使筷子之間摩擦出一些凹槽裂紋,導致其表面變得粗糙,從而易殘留和滋生

而且家用筷子洗完後很少會烘乾,一般都是直接放筷簍里,這種濕噠噠的環境,是各種黴菌的天堂,嚴重的還可能會產生一級致癌物(可致)——

另外,這種洗法還容易導致不同筷子上的病原微生物等發生交叉感染,某些傳染性疾病可能通過此方式傳播。

泡很久才洗,易產生化學殘留

很多人吃完飯並不會立馬清洗碗筷,一般都是把碗筷往水槽里一丟,再擠點洗潔精,泡個一段時間再洗。

這種泡泡再洗的方法,適合洗衣服,但並不適合洗碗筷。

筷子泡的時間長了,容易使洗潔精中的一些化學成分進入到筷子中,產生化學殘留,簡單地沖洗並不能去除。

過量使用並且殘餘過多可使人體血液中的鈣離子濃度下降,血液酸化,人容易疲倦,還可能影響肝臟排毒功能。

洗筷子一定要注意這5件事

想把筷子洗得乾淨,吃了不生病,洗得時候就要注意以下幾件事:1.最好是一根一根地洗

洗筷子前,最好先將洗潔精滴入水中稀釋之後再洗,然後再用柔軟的洗碗布一根根搓洗,隨後再用流動的清水進行沖洗

這樣既減少了摩擦,也能避免化學殘留,還能洗得更乾淨。

2.時不時給筷子消個毒

有條件的可以用消毒機,或將筷子放入沸水中煮半小時(彩漆筷子和塑料筷子不適合此消毒方法)或者高溫蒸煮下,可以殺死大部分黴菌細菌。

3.水干後再放進筷簍

洗完筷子,應瀝干水後再放進筷簍,筷子簍要存放在通風乾燥的地方,以避免濕漉漉的環境滋生細菌。PS:一定要選擇鏤空的筷簍,防止積水。

4.定期清洗筷簍

裝筷子的筷簍不幹凈,筷子洗得再乾淨也是白搭。洗完筷簍後,記得一定要晾乾後再將筷子放入其中。

5.新筷子消毒後再用

筷子在生產過程中容易沾染病菌,不仔細消毒就開始使用,髒東西容易吃進肚子。

最好是先用自來水沖洗筷子表面的臟物,再用洗潔精洗一次等,最後再用沸水(可以加點醋)煮半小時進行消毒。

筷子頭該朝上放,還是朝下放?

筷子洗乾淨後,該怎麼放也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有的人頭朝上放,有的人朝下,每次都是隨機的。

正確的放法應該是頭朝上,因為筷籠即便能漏水,積蓄的水和灰塵還是會滋生細菌。

有數據顯示,筷子頭朝下放時,其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數值都會比朝上放高得多。

如果此時再用筷子吃飯,就非常容易將這些細菌黴菌吃進肚子里。

筷子也有保質期,長這樣必須換!

很多人都認為換筷子的前提是:筷子壞了或者是發霉了。

殊不知,筷子也是有保質期的,超期使用很可能成為威脅健康的隱形殺手。

「超齡」和變質的筷子上面可能潛藏著各種各樣的有害病菌,譬如,可導致感染性腹瀉、嘔吐等消化系統疾病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以及可誘發肝癌的黃曲霉素。

普通的竹製與木製品,保質期一般為3~6個月,過了保質期就應該換新的。

是不是只要在保質期內,筷子就能放心使用?

並不是,有些筷子即使沒有過保質期,用不久也可能發生質變,特別是竹製與木製品,稍不注意就會變得霉跡斑斑。

所以,建議哪怕沒過保質期,每天使用筷子前,也要注意察看一下:

看它有無變色,是否帶有明顯的酸味;

表面是否附著有非本色斑點,特別是霉斑;

有無顯得很潮濕或出現彎曲、變形;

如果有,則表明筷子已經變質,一定要扔掉,以免病從口入。

想延長筷子使用壽命,要做到2個不

1.吃飯不要咬筷子

跟搓洗筷子一樣,吃飯咬筷子,容易將筷子頭咬壞,在上面留下一些凹槽。

再用它吃飯時,這些凹槽就特別容易殘留一些食屑等臟物,不易清洗。

筷子頭也因此更加容易繁殖各種細菌病毒,引發疾病。

2.不要用吃飯的筷子煎炸食物

竹木筷子煎炸後會碳化變黑,硬度變差,容易發霉、掉渣、藏污納垢。

而漆筷中含有鉛、鉻等,經煎炸可導致重金屬中毒和患癌。

所以,煎炸食物最好備雙專用的竹筷。

來源:健康美容寶典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