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睡5小時寧波16歲男孩禿了,爺爺都還沒禿
「爺爺都沒有禿,孫子怎麼就禿了?」近日,16歲的小周由媽媽帶著來到寧波市第二醫院脫髮門診就診。小周的媽媽納悶,家裡沒有脫髮基因,小周的爺爺70歲了,頭髮還算茂盛,小周的爸爸45歲了,也沒脫髮。小周小小年紀怎麼就禿了?
長期坐診脫髮門診的劉麗琴副主任醫師介紹,30歲—40歲人群現在是脫髮門診的主流人群,患者中也不乏「90後」「00後」,最小的患者僅8歲。這部分患者脫髮往往和精神壓力大、睡眠不足相關。
劉麗琴在給患者做毛囊鏡檢查。
每天睡5小時有的毛囊已經「空巢」了
「我自己要求來看醫生的,同學都笑話我頭髮少。」小周苦惱地指著自己的頭髮描述,「醫生,你看,能清楚看到頭皮。這裡特別少,我都要成地中海了,好可怕。」
小周媽媽說,每天早上孩子起床後,都能看到枕頭上有不少落髮。
……
小周隨後接受了毛囊鏡檢查。
毛囊是頭髮生長的工廠。一般情況下,一個毛囊單位有2根—4根頭髮,多者可有5根—6根。毛囊鏡下,可以清楚地看到,小周前額部頭頂頭皮大部分毛囊單位里,僅有一根頭髮,且毛髮直徑變細。有的毛囊甚至已經「空巢」了,沒有一根頭髮。這是小周脫髮的診斷依據。
小周回憶,自己以前頭髮還算多。讀高中後,掉發開始嚴重,這學期開始,掉發越來越凶了。
了解小周的生活起居後,劉麗琴認為,熬夜、睡眠不足、精神壓力大是導致小周脫髮的主要危險因素。小周的情況屬於休止期脫髮。
據小周說,這個暑假以前,他基本每天能睡7個多小時。暑假以來,由於學業壓力增大,睡眠時間一再被壓縮。現在,他通常夜裡1點睡,早上6點起,只能睡5個小時。
劉麗琴建議小周盡量保證睡眠時長和排解壓力,少熬夜,平時要學會自我減壓。另外,再口服複合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外用促進頭髮生長藥物。
小周苦惱地說:「哎,我也不知道學習和頭髮哪個更重要了?
1/3脫髮患者睡眠不足睡眠充足對頭髮很重要
劉麗琴介紹,脫髮的類型有雄激素性脫髮(脂溢性脫髮)、斑禿、休止性脫髮等。常見的脫髮危險因素有:家族遺傳史,精神壓力大,經常熬夜,睡眠不足,節食減肥,喜食高糖油脂類食物,頻繁燙染髮,物理牽拉,激素水平變化,藥物等等。其中,精神壓力大和睡眠不足這兩個因素往往被忽略。
她強調,睡眠充足對頭髮非常重要。熬夜、睡眠不足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會讓人經常處於精神緊張狀態,可引起神經內分泌激素紊亂,從而容易導致脫髮。
從平時的情況看,該門診中,有1/3的脫髮患者存在睡眠不足情況,休止期脫髮患者大多有睡眠不足、精神壓力大等情況。
劉麗琴說,以睡眠不足為誘因,導致脫髮的人群主要包括:學業壓力大的中學生尤其是高三學生;30歲—40歲的白領;電子產品使用過度的人群;神經內分泌激素紊亂的更年期女性等。
從臨床看,調整生活方式,少熬夜、早睡覺並結合藥物治療後,上述大部分患者的脫髮情況會有改善。更年期女性的脫髮除睡眠外,還和毛囊自然衰老等因素相關,治療難度相對其他人群會更為棘手。
來源:寧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