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八分飽」是錯的?

2025年01月02日 9:53 簡體 正體   評論»

老陳自從退休後,就特別注重養生,他聽人說「吃飯八分飽,健康沒煩惱」,覺得這話說得在理兒,於是就開始嚴格控制飯量。

每頓飯,不管多好吃,他都只吃到八分飽,就堅決放下筷子,老陳心想,這樣既能保持身材,又能讓身體更健康,豈不是一舉兩得?

剛開始,老陳還挺得意,覺得自己找到了養生的訣竅,可漸漸地,他發現自己總是覺得渾身沒勁兒,走路都輕飄飄的,爬樓梯更是費勁兒,才爬幾層就氣喘吁吁的。

老伴兒也說他臉色不好,看起來病懨懨的,勸他去醫院做個檢查。

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說他這是導致的身體虛弱,老陳一聽這話,瞬間就愣住了,他明明每頓飯都吃得剛剛好,怎麼會營養不良呢?他疑惑地問醫生:「我吃飯一直都很注意,每頓飯都是八分飽,怎麼還會這樣呢?」

醫生看著老陳,笑了笑說:「吃飯八分飽確實是個好習慣,但關鍵是要看你怎麼吃,如果你光吃素菜不吃葷腥,或者只吃某一種食物,即使吃到十分飽,也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

老陳聽了醫生的話,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雖然控制了飯量,卻忽視了飲食的均衡。

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吃飯八分飽」受到許多中老年人的推崇,然而,這種做法真的科學嗎?55歲後,飲食究竟應該如何調整呢?

飯量大和飯量小的人,哪種更長壽?

飯量大的人總是給人身體健康的感覺,而飯量小就會讓人覺得此人身體吸收不好。那這樣看來,飯量大或小真的能反映一個人是否長壽嗎?

飯量大可看作是身體正常運作的表現,但對於老人來說,即使有食慾也要注意適度飲食,盲目增大飯量反而會增加腸胃負擔,導致消化不良。

而且,並非食量越大就越健康,比如老人突然飯量增大可能是甲亢、等疾病的信號,此時過度進食也容易增加肥胖、等疾病風險。

其實早在2018年,們就有開展關於「限制熱量攝入和健康」的相關研究。

該研究刊登在《細胞》雜誌,將73名40歲左右中年人分為熱量組、對照組,通過兩年的跟蹤調查,發現限制飲食組的體重平均降低了8公斤,而體重指數降低3.體脂率降低3%。研究者認為,長期限制熱量的攝入有助於體重控制,能改善健康,降低人體衰老標誌物水平。

而另外一項刊登在《科學》雜誌的研究,也給出了相似的結論。

該研究出自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們,主要將218名21-50歲健康成人分為正常進食組和每日降低14%熱量攝入組。結果發現,降低熱量組的生活質量、心理健康得到提高,體內炎症和氧化應激水平也都在下降,這意味著,七八分飽的確對健康有益處。

日常飲食還是比較建議適量,因為無論飯量大或小都會威脅健康。飯量小會導致營養攝入不足,從而降低免疫力,而飯量大則會導致營養過剩,引發肥胖以及各種健康問題。

40%的老年人存在營養不良風險!

相關調查顯示,社區內有4%老人存在營養不良問題,而住院老人中營養不良的比例甚至上升至15%。而營養不良和正常營養狀況之間被認為是有營養不良風險的階段,目前約有40%老人正處於此階段。

老人之所以會營養不良,首先是營養攝入不足,比如覺、嗅覺和咀嚼下降會影響食物正常攝入,老年人降低後飯量會減少,加上慢病要長期服藥也會導致食慾降低。

其次是老人胃腸道功能減弱,對食物營養的吸收能力也會減退;最後就是慢性消耗,比如糖尿病使代謝異常,還有腫瘤疾病也會增加機體營養消耗,都會導致營養不良問題。

在這樣的前提下,再堅持「八分飽」,一天兩三口菜、一點飯,營養怎麼會夠呢?

所謂的「八分飽」應該更注重飲食的均衡與多樣性,以確保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維持身體健康。

實際上,每個老年人的身體狀況、飲食習慣和營養需求都是不同的,因此應該根據個體情況來靈活調整飲食量。

這2種飯老年人要少吃,

或會加速衰老!

老人除了要注意飲食營養的攝入以外,其實還要關注習慣,比如以下兩種飯,應盡量避免。

1、燙食

老人的口腔和食道黏膜脆弱,燙食會損傷黏膜而引發炎症,也增加食管癌風險。建議平時食物溫度控制在40℃左右,不要超過60℃。

2、重口味飲食

老人味覺遲鈍,日常飲食容易不小心重口味化,比如高鹽高油高脂等,而長期重口味飲食會增加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風險,危害健康。

55歲之後,

吃飯一定注意3個關鍵原則

飲食要少吃但不等於盲目節食,健康飲食的關鍵仍是均衡營養,這是讓身體獲得營養並養成健康體魄的關鍵。55歲後,為了健康,建議多關注三個飲食原則。

1、吃得要多樣化

居民中建議每日吃12種而每周25種以上的食物,同時每天飲食要包含蔬果、谷薯類、畜禽魚蛋奶豆類。合理膳食能夠降低三高、心疾病和結直腸癌、乳腺癌等疾病風險。

2、吃動結合

通過BMI計算體質數情況,公式為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結果在18.5-23.9為正常,≥24為超重,≥28為肥胖。想要保持合理體重,那麼尤其要注意吃動結合,可以選擇游泳、散步、太極等運動,對身心都有益處。

3、放慢速度、細嚼慢咽

吃飯應放慢速度並細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才能減輕消化壓力,也能避免吃入太多空氣。經常狼吞虎咽和暴飲暴食很容易導致食物攝入過量,會加速肥胖,肥胖會引發其他健康問題。

飲食健康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對於55歲後的中老年人來說,科學調整飲食習慣至關重要。

我們應該根據自身情況,靈活調整飲食量、注重營養均衡,才能真正做到健康養生,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

來源:華醫網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