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會患癌?氣血不通 癌自生
「腫瘤」是多種因素引起人體正常細胞過度增殖而導致局部出現異常腫塊。
而惡性腫瘤——癌症,被視為離死神只一步之遙的絕症,在它面前,人們總是顯得十分無助!
但是,中醫認為:癌症可防可治,甚至與腫瘤和諧相處,讓患者陪家人更久一點。
癌症來臨必有因
中醫典籍《黃帝內經》所記載的「石瘕、積聚、噎膈」等病證與現代某些腫瘤的臨床表現類似。
《內經》云:「四時八風之客於經絡之中,為瘤者也。」即是外界的邪氣(各種致瘤因素,中醫稱為邪氣)侵入人體,阻塞在經絡裡面,積聚起來成了腫瘤。
而邪氣的積累和氣血關係緊密。
氣血不足導致身體的免疫力下降,使得身體無法有效地清除有害物質和細胞。這些有害物質和細胞可以在身體內積累並形成腫瘤。
此外,氣血虛還會導致身體內的自由基增多,自由基是一種對身體有害的分子,會對細胞造成損傷,這也可能會導致癌症的發生。
可見癌症來臨必有因,人體正氣虛弱、情志不調、飲食不節等均會使各種有害因素趁機積聚於人體內的「異物」,即「腫瘤」。
中醫治癌,必調氣血
治療腫瘤,特別是談之色變的「癌症」,西醫治療方案以早期手術切除,中晚期大多以化療和放療為主。
某些腫瘤早期化療效果不錯,比如乳腺癌、鼻咽癌和白血病。
但晚期腫瘤,患者正氣較為低下,難以承受化療帶來的副作用,因此並不提倡!
正所謂:「正氣虛,邪必湊」。化療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療法,人體正常細胞也會受到損害,免疫力急劇下降,腫瘤細胞會加速擴散,病情加劇。
古人云:「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化療常使人嘔吐不能吃,讓胃氣變弱,加速患者的身體機能情況下降。
所以無論是腫瘤手術後還是不能手術的晚期腫瘤,都建議中醫治療。
調整氣血
牢記中醫4步走
1
先化瘀
「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能行血,有推動作用!
氣足了,才能更有力量去推動血液在身體里運行。
因此,化瘀成為改善氣血不足的首要任務。
在日常生活中,建議多食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如山楂、桃仁、黑木耳、黑糖等。
2
脾統血,負責讓氣血在經脈裡面正常運行。氣血不足往往與脾虛息息相關。
建議每天按時吃早餐,因為早晨9點到11點是脾經運化最為旺盛的時段,長期不吃早餐會導致脾胃運化能力減弱,進而引發脾虛。
在日常飲食中,可多食用小米、山藥、茯苓、南瓜等健脾養胃的食物。
此外,還可採用按摩手法,如睡前摩腹,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或逆時針輕輕按揉腹部,有助於促進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3
祛濕氣
濕重則百病生。
濕氣過重會導致人感到睏倦乏力、面部出油增多以及全身無力等癥狀,嚴重影響氣血的正常運行。
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注意防寒保暖,穿暖吃暖。
此外,還可採用花椒、艾葉泡腳。
藥材放入無紡布袋中,先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煮5分鐘,把水放涼到38~40度,就可以泡腳了。建議泡到身體微微出汗就行,水量以沒過腳踝為宜。
4
補氣血
氣為血之帥,元氣足則血足。在完成了前三步的調理之後,此時再去補充氣血,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就更容易被身體消化和吸收。
建議每周煮一次五紅湯來補充氣血。將紅豆、花生、紅棗、紅糖、枸杞等食材洗凈後,可以選擇打成豆漿或煮成粥品來食用。
五紅湯中的食材都具有補氣養血的功效,長期食用有助於改善氣血不足的癥狀。
氣血充足,不僅五臟六腑,身體每個細胞都會得到滋養,防癌治癌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只要我們關注氣血健康,調整生活方式,癌症就會沒那麼可怕。
來源:名醫在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