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时,马桶和蹲坑哪个好?争议很久的问题,终于有了准确答案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纠结
走进公共卫生间
却不知该选择哪种“坐骑”
九叔现在就带大家看看
一、排便姿势
对于座便器
大家的发挥空间比较大
一般人的姿势都是
规规矩矩地坐着
至于蹲厕
理论上没法安放
各位躁动不安的屁屁
只能长时间保持相同姿势
但这会让大家容易腿麻
起身后由于下肢血管恢复通畅
血液会大量往下肢涌去
导致头部缺氧
从而产生头晕现象
这容易引发事故
另外
据研究人员Erel发表的研究显示
100名受试者中出现肛裂现象的人群
79%都使用蹲厕
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用蹲便器会促使肛裂的发生
二、排便时间
据日本医学博士坂本龙司曾做的研究
以及色列科学家
DOV SIKIROV公布的数据显示
蹲姿能让直肠肌得到完全放松
减小排便力气
起到加速肠道排空的作用
所以在排便时间上
蹲厕普遍少于坐厕
三、卫生状况
R.G. Sinclair等研究人员
为对比两种便器对环境的影响
分别记录了座便器以及蹲便器
冲水后粪大肠菌群的浓度
结果发现
不同类型的马桶
脏的程度也不一样
而座便器多采用虹吸的冲水方式
细菌会被吸入下水道
减少其溅起的状况
*虹吸:液体由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的一边
四、普适性
下蹲的姿势
对于普通人来说没啥难度
但对老年人、孕妇、腿脚不便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
蹲下起立有点困难
座便器会更方便!
五、冲水量
目前市场上
普遍适用于家庭的座便器大档用水量为6L
小档用水量为3L
蹲便器的大档用水量为8L
小档用水量为4L
这是因为
蹲便器内“地形”较为平缓
想要冲干净
需要的水就更多
经过了上面一轮的比较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两种便器的优缺点:总的来说
虽然蹲便更节省时间
但坐厕却更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1、别太用力排便
用力屏气排便
会让腹压、血压增高
这些状况都可能会导致脑溢血
如果此时心肌耗氧量增加
还有可能诱发心绞痛、心梗、心律
2、控制排便时间
上厕所尽量保持在3分钟内
超过这个时间段
腹腔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腹腔脏器下坠会让下肢血液不流畅
使得肛门产生坠胀感
脱肛、痔疮很容易找上门
3、注意擦屁股的顺序
女生最好从前往后擦
留意一下尿道、阴道、直肠的顺序
大家就会明白这样擦屁屁
可以减少细菌感染风险
4、正确洗手
很多人上完厕所
都没有洗手的意识
就算洗
也只是稍微沾湿手指就完事
新闻播报里常说的
病菌通过“粪口传播”
主要就是因为没洗手造成的!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3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