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時,馬桶和蹲坑哪個好?爭議很久的問題,終於有了準確答案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糾結
走進公共衛生間
卻不知該選擇哪種「坐騎」
九叔現在就帶大家看看
一、排便姿勢
對於座便器
大家的發揮空間比較大
一般人的姿勢都是
規規矩矩地坐著
至於蹲廁
理論上沒法安放
各位躁動不安的屁屁
只能長時間保持相同姿勢
但這會讓大家容易腿麻
起身後由於下肢血管恢復通暢
血液會大量往下肢涌去
導致頭部缺氧
從而產生頭暈現象
這容易引發事故
另外
據研究人員Erel發表的研究顯示
100名受試者中出現肛裂現象的人群
79%都使用蹲廁
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用蹲便器會促使肛裂的發生
二、排便時間
據日本醫學博士坂本龍司曾做的研究
以及色列科學家
DOV SIKIROV公布的數據顯示
蹲姿能讓直腸肌得到完全放鬆
減小排便力氣
起到加速腸道排空的作用
所以在排便時間上
蹲廁普遍少於坐廁
三、衛生狀況
R.G. Sinclair等研究人員
為對比兩種便器對環境的影響
分別記錄了座便器以及蹲便器
沖水後糞大腸菌群的濃度
結果發現
不同類型的馬桶
髒的程度也不一樣
而座便器多採用虹吸的沖水方式
細菌會被吸入下水道
減少其濺起的狀況
*虹吸:液體由壓力大的一邊流向壓力小的一邊
四、普適性
下蹲的姿勢
對於普通人來說沒啥難度
但對老年人、孕婦、腿腳不便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
蹲下起立有點困難
座便器會更方便!
五、沖水量
目前市場上
普遍適用於家庭的座便器大檔用水量為6L
小檔用水量為3L
蹲便器的大檔用水量為8L
小檔用水量為4L
這是因為
蹲便器內「地形」較為平緩
想要衝乾淨
需要的水就更多
經過了上面一輪的比較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兩種便器的優缺點:總的來說
雖然蹲便更節省時間
但坐廁卻更有利於我們的健康
1、別太用力排便
用力屏氣排便
會讓腹壓、血壓增高
這些狀況都可能會導致腦溢血
如果此時心肌耗氧量增加
還有可能誘發心絞痛、心梗、心律
2、控制排便時間
上廁所盡量保持在3分鐘內
超過這個時間段
腹腔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腹腔臟器下墜會讓下肢血液不流暢
使得肛門產生墜脹感
脫肛、痔瘡很容易找上門
3、注意擦屁股的順序
女生最好從前往後擦
留意一下尿道、陰道、直腸的順序
大家就會明白這樣擦屁屁
可以減少細菌感染風險
4、正確洗手
很多人上完廁所
都沒有洗手的意識
就算洗
也只是稍微沾濕手指就完事
新聞播報里常說的
病菌通過「糞口傳播」
主要就是因為沒洗手造成的!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39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