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肝毒抗慢性發炎 這種食材一級抗癌

2018年03月09日 10:03 簡體 正體   評論»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中心從1990年開始推動的“防癌特製食品計劃”中,直接將甘草列為一級,與高麗菜並列,抗癌能力僅次於頂級食材大蒜。

3月6日報道稱,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數據指出,在西方國家常做為調味料、食品甜味劑的甘草根(也就是中藥材所指的甘草)富含甘草甜素、甘草酸等類三萜化合物,以及多種黃酮類化合物、多糖等營養成分,藥用價值極高,不但能抗菌、避免內臟,更能有效消除體內活性氧。日本鹿島勞災醫院的中醫顧問伊藤隆則指出,近年來因為甘草含有的甘草甜素、甘草素能有效抑制體內病毒增生、協助肝臟排毒、減少發病率,在德國、中國、台灣以及日本等地都已廣泛加入西藥使用。

另外,美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就有多項關於甘草藥理作用的研究,顯示其具有抗發炎、抗腫瘤潰瘍、抗癌以及抑制病毒感染等多種效益,才會在20世紀90年代被列為一級抗癌食材。伊藤醫師表示,甘草黃酮泛指從甘草內萃取出來,多種具有強效抗氧化力的黃酮類化合物,除了美白也能幫助身體細胞消除活性氧,更能改善細胞受損、加速細胞修復,特別能夠對付紫外線、二手煙等致癌物質所帶來的細胞損害。

此外,現代人由於身心壓力較大,腎上腺往往會不堪負荷而分泌大量的壓力荷爾蒙,久而久之就會養成不敏體質,腎上腺必須要時時分泌大量皮質醇,才能讓生理維持正常運作。而甘草中的甘草酸則能有效改善這種皮質醇不敏、減少腎上腺負擔,現已作為腎上腺荷爾蒙治療手段,在醫界廣泛地採用。由於皮質醇也與體內保水有關,而甘草酸更能調節體內鈉鉀平衡,消除大部分藥物造成的利尿作用,是高齡者的冬季保水補品之一。

近年來的醫學研究更指出,甘草中的類三萜化合物可以有效抑制幽門桿菌所導致的內髒髮炎,大大降低了、胰臟癌的罹患風險,更能用來治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另一方面,甘草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屬於植物性雌激素,與大豆異黃酮相似,有助緩和更年期內分泌紊亂的。而且這些黃酮類化合物更可以有效避免肝、腎、肺、腸等臟器發炎,降低導致癌變的風險。但是伊藤醫師也提醒,過量攝取甘草酸可能會造成身體水腫,應盡量控制以每日食用2公克以內甘草為限。

來源:網易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