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醫聖」…中國古代各大名醫養生10法——最好的醫生是自己

2018年03月22日 4:30 簡體 正體   評論»

有道(圖片來源:pexels)

”孫思邈:

1,常學淡食,宜輕清甜淡之物

養生要注意飲食,做到少油少鹽。清淡飲食,以蒸煮為主要烹飪手段既能體現食物本來的味道也能最大程度的保留事物本身的營養。

降低飲食中對油鹽的攝入是對抗高血壓及心疾病的有力武器。人一般每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

常學淡食,宜輕清甜淡之物(圖片來源 pixabay)

2,飲食不宜多,不飢不飽之間

暴飲暴食對傷害很大,養生應做到不過飽也不過飢。“每餐七分飽,健康活到老”。

尤其對於來說,由於消化功能減弱,在飲食方面更不宜過多,少食多餐很重要。

3,發常梳,肚常揉

常梳頭髮,常揉肚子都是很好的養生方法。常梳頭可以促進頭皮血液迴圈,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常揉肚子也可以幫助消化。

“醫聖”張仲景:

調節精神,內養正氣

調節精神,內養正氣(圖片來源 pixabay)

養生先養神,養神先養心,養生最重要的是保持心境平和。遇事不生氣,生氣還是自己吃虧。

特別是患有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更要注意自己的情緒變化,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生氣。

“葯聖”李時珍:

1,多飲水

對保持身體健康大有好處。飲食者,人之命脈也,而營衛賴之。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脈之流通者也。多喝水能更好的幫助人新陳代謝,

喝水不能等到口渴時才喝,要養成不等口渴就喝水的習慣。對於腸胃虛弱的人來說喝水不要大口大口吞咽。睡前少喝水,睡後多喝水。

多喝水對保持身體健康大有好處(圖片來源 pixabay)

2,吃米帶糠,吃菜帶幫

飲食結構要合理,粗糧也要多吃。粗糧含有豐富的不可溶性纖維素,可以加速腸胃蠕動,可以預防肥胖病,高血脂症等。

但粗糧也不能一次吃太多,一次性攝入粗糧過多可能會加重腸胃負擔,造成腹脹,消化不良等,腸胃功能弱的人要尤為注意。

“外科鼻祖”華佗:

保健

健康的體魄需要運動,通過運動可以消耗多餘的能量,也可以釋放我們的壓力保持心情的愉悅。

有研究表明:白天運動達到一定量,回家後心情會更好運動也能很好的提高我們的精氣神,老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運動對人體健康十分重要。

運動保健(圖片來源 pixabay)

“東晉名醫”葛洪:

1,勞逸結合,重視醫藥

養生以不傷為本,此為要言也。運動勞動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要適量,而且要做到勞逸結合。對於老年人來說,不要做超出自己身體承受能力的運動。身體又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及時就醫,不要“諱疾忌醫”,早發現才能早治療。

2,生活有度,起居有節

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起床,睡覺都要有時間。不要熬夜不要賴床,跟隨自然變化調節自己的作息時間。早餐一定要吃,不吃早飯易患和消化系統疾病。

“醫痴”葉天士

飲食養生,慎處寒溫

養生要從飲食入手,要做到節制飲食。力戒酒肉厚味,戒煙酒要對於預防中老年人的心腦血管疾病就有重要意義。

在氣候多變的季節,要注意寒暄保攝。尤其是對於體弱的老年人來說,要注意增減衣服,氣溫變化幅度大,要在氣溫變化之前就做好準備。

來源:儒風大家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