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吃蘿蔔夏吃薑」天熱吃薑好處多 補元氣消毒抗菌
淋雨受了風寒?這時來碗熱熱的薑湯,最能祛寒暖身了。不過,它嗆辣的味道,也讓很多人退避三舍。就是因為它的姜辣素,能幫助血管擴張與血液循環,讓身體發熱,不但是吃生冷食物時最好的調味料,它的辛香氣味更能去除海鮮魚類腥味,吃蟹配姜醋最是美味,而冬令進補時更是不可或缺,是十分萬用的辛香料。
但可別以為姜就只能在冬天食用了,俗語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天熱會大量流汗,毛孔大張,又經常出入冷氣房、喝冷飲,反而更容易元氣受損,適時吃點姜或喝點薑茶,反而可以消毒殺菌,甚至緩減腹瀉和止吐。不過,也正因為有助於血液循環,除非是氣血循環不好的人,如小朋友精力旺盛,就不建議晚上食用,會不利睡眠。
姜的原產地是印度、東南亞,在台灣幾乎是家家戶戶都必備的。市場上會賣老薑和嫩姜,究竟有什麼差別?其實,只是採收期不同而已。一般種植後4到5個月便採收的是嫩姜,盛產期是5到8月,外型淡黃色,尾端有淡淡的紫紅色的鱗片葉,皮薄纖維細、辣度低又多汁,適合切成薑絲生食或腌制;生長期10個月以上才稱為老薑,也叫薑母,外觀深褐色,纖維粗硬而少汁,常用來爆香煮薑母鴫、麻油雞,11月起老薑才逐漸上市。我們為什麼說「薑是老的辣」?就是因為它的姜辣素比嫩姜更高。台灣嫩姜栽培以宜蘭、南投為主,老薑則在台東、嘉義、雲林、花蓮較多。而採收期、風味與口感介於兩者之間的就是中姜或粉姜,很適合料理入菜。
兩種姜的營養成分會略有差異但影響不大,鉀、鈣、鎂、磷及維生素A含量都不少,老薑則比嫩姜多了葉酸。
至於姜要不要去皮?植物的皮與肉基本都有相對調和的效果,姜肉熱、姜皮涼,如果需要發汗就去皮,正常食用可以連皮吃。買姜時有一點要特別注意,有些生薑看起來特別光鮮亮麗,有可能是用硫黃熏制過,可以聞聞有沒有刺激異味,而且生薑表皮是淺黃水嫩的,如果姜皮容易剝落,就代表品質不佳喔。
來源:農業兒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