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一半的食管癌患者在中國大陸!其實就和這「一個字」有關…

2018年10月18日 1:47 簡體 正體   評論»

燙(pixabay)

及早發現癌變並接受治療,5年生存率能達到90%,而中晚期僅有6%~15%。

現在天氣一天天變涼,大家都喜歡來一口熱乎的,俗話說“趁熱打鐵”,生活中有中國人都有個習慣,幹什麼事情都喜歡“趁熱”:“趁熱吃”、“趁熱喝”……殊不知有一種致命的癌症,專門盯著喜歡“趁熱”的人!

對!這種癌症就是,發展到最後,的食道會完全堵塞。別說是流食了,就連自己的口水都咽不下去,甚至還會出現咯血、休克等危急情況。

而飲食過熱造成的慢性灼傷,正是誘發癌的重要因素!大陸是世界上食管癌高發地區,食管癌患者佔全世界一半以上,每年平均因該疾病致死者就超過15萬人。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指出,經常喝超過65℃的飲料可能會增加人體罹患食管癌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也將高於65℃的熱飲列為2A級(很可能),與瘧疾、重金屬鉛同屬一類。

涮羊肉(pixabay)

當我們喝熱飲或吃熱的時,65℃的高溫足以對食管粘膜造成灼傷。長期如此容易引發炎症,促使大量活性氮生成,合成致癌物質亞硝胺,誘發細胞癌變。

那麼除了喜歡燙食管癌還“偏愛”哪些人?

1,長期飲酒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許多食管癌患者有大量飲酒史。酒精可作為致癌物的溶劑,促進致癌物進入食管。

長期飲酒,在刺激胃酸分泌過多的同時,還會導致食管下段括約肌鬆弛,引起胃食管反流。

2,吃飽就躺

有些人吃完飯就喜歡找個地方躺著,或者睡前喜歡吃很多夜宵,這都容易造成胃食管反流。反流時,胃酸會湧入食道腐蝕食管壁,促使胃粘膜侵蝕食管粘膜,引發食管癌前病變。特別是一些容易“產氣”的食物,比如紅薯、豆類等,在被消化的過程中還會釋放氣體,將胃酸帶入食道。

韓式石鍋(pixabay)

3,口腔不衛生

不誇張地說,每個正常人的口腔里都存在著超過400種細菌,其中大部分都可能造成致病性。如果口腔不衛生,這些細菌就會隨著唾液進入食道。

比如黴菌類,就含有多種致癌的毒素。當食管壁出現傷口或者缺損時,它們很可能趁虛而入,刺激食管細胞癌變。

4,高鹽、高糖飲食

腌制食品如鹹魚、鹹肉、魚露、蝦醬等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可能會在我們體內代謝生成亞硝胺,促使癌症產生。

在食管癌高發地區的糧食和飲水中,亞硝胺類化合物含量明顯偏高,而且與當地食管癌和食管腫瘤的患病率呈正相關。

鴛鴦火鍋(pixabay)

5,地域、家族病史

食管癌的地域性、家族遺傳性較強。中國華北太行山區(包括河南林州、河北磁縣、山西陽城等十幾個縣市)、陝豫鄂秦嶺和鄂豫皖大別山地區、閩粵贛交界地區、廣東潮州地區等地食管癌患病率偏高。

甚至該地區的居民到外省定居後,患病率也是當地居民的5~8倍。如果家族中有食管癌病史,那麼直系或旁系親屬可能也攜帶有致病基因,需要格外警惕。

及早發現食管癌,90%不會致命

食管癌的典型表現是進行性吞咽困難,早期癥狀可能不明顯,中晚期惡化速度快。及早發現癌變癥狀並接受治療,5年生存率能達到90%,而中晚期僅有6%~15%。

1,早期癥狀

輕微的或偶爾的食物下咽梗噎感;

與進食無關的食管內異物感;

咽部乾燥及頸部緊縮感;

進食時在食管行經的某一部位有食物停滯感。

煲(pixabay)

2,中晚期癥狀

吞咽不順:食物越吃越軟、越吃越稀,甚至喝水時也出現吞咽困難。

聲音嘶啞:食管癌很容易形成淋巴轉移,從而侵犯左右喉返神經,阻礙聲帶振動發聲。

咯血或吐血:食管癌突破管腔,侵犯到肺部、支氣管或者主動脈時會引起大量的出血。

3,有效的體檢篩查:胃鏡

早期食管癌最為簡便有效的篩查方式就是做胃鏡,其無死角、無損傷、診斷率高,醫生可以非常清晰地觀察到食管內有無異常組織增生、潰瘍、胃粘膜侵蝕等前期病變。因此,也有人稱胃鏡“查一贈一”。

除此之外,X線鋇餐檢查、粘膜細胞塗片檢查、CT掃描等也可以作為輔助檢查手段。

來源:新浪看點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