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項洗手NG習慣 小心你的手越洗越臟

2019年09月05日 10:03 簡體 正體   評論»

正確的能有效地防止細菌與病毒的傳播,更是保持個人的良。不正確的洗手方式,無法有效降低手上殘留的菌數。建議洗手的時機是上廁所後、用餐前、另外咳嗽或打噴嚏後、烹煮食物前、摸過寵物後、甚至工作需要、從外返回住家、及手部有臟污時,皆應該及時地雙手,避免,常保清潔衛生良好習慣,更能維護

正確的洗手能有效地防止細菌與病毒的傳播,更是保持個人衛生的良好習慣。不正確的洗手方式,無法有效降低手上殘留的菌數。建議洗手的時機是上廁所後、用餐前、另外咳嗽或打噴嚏後、烹煮食物前、摸過寵物後、甚至工作需要、從外返回住家、及手部有臟污時,皆應該及時地清潔雙手,避免影響健康,常保清潔衛生良好習慣,更能維護抵抗力。

正確洗手5步驟:1.濕:首先在下把手淋濕,若有沾到可衝掉的臟污也盡量先沖除。

2.搓:再搭配洗手乳或香皂,運用兩手互相交叉搓洗,記得還要搓揉手掌及手背,最後搓洗指尖、指甲部位,建議至少須15至20秒,切勿以為洗手乳有起泡沫就能潔凈,應仔細耐心地搓洗雙手。

3.沖:接著用清水,將雙手沖洗潔凈。

4.捧:運用雙手捧水,再將水龍頭清洗後,才用手來關緊。

5.擦:最後使用擦手紙、或乾淨的毛巾、手帕等,將雙手擦乾即可。

常見的洗手7項「NG習慣」:1.手戴飾品:手上戴了飾品(戒指、手環、手錶等)、過長的彩繪指甲等,會形成藏污納垢的特區,也較難以完全洗凈雙手。

2.只用清水:比只用水洗好,注意有些油膩污垢、臟污皆需要清潔用品來去除,而非清水能完全清理。

3.搓洗時間短:用泡沫搓洗手部時間至少約15至20秒,才可較有效的清潔。

4.搓洗範圍小:包含雙手的手掌、手背、指間、指尖縫隙等。

5.沖水姿勢:整個沖洗過程中,雙手須保持比向下的姿勢,避免沖洗後的污水又流到洗凈的雙手。

6.洗完不擦乾:避免使用公用的毛巾,因易潛藏細菌,恐將洗凈的雙手又受污染。擦手紙使用完後,可用來或開門,避免剛洗凈的手,又碰觸公共物品而受污染。

7.不修:過長的指甲容易藏污納垢,為了保持雙手清潔,更應定期修剪指甲。

來源: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