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些癥狀反覆發作 要小心胃癌來敲門
據我國癌症中心2017年的數據,我國2015年新發胃癌68萬,死亡49.8萬;
85-90%本確診時候已經是進展期;早期癌只有10%左右;
而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大於90%,進展期5年綜合存活率不到30%!
主要原因在於,胃癌和大多數腫瘤一樣,早期癥狀缺乏特異性,消化科醫生常說:「消化道腫瘤的早期癥狀就是沒有癥狀!」
就是病人在早期多無明顯的異常感覺,而到了有較典型癥狀出現時往往已非早期。
如果病人能在最初有輕微癥狀時就引起重視並進行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則基本上可達到滿意效果。
而診斷早期胃癌的最好的檢查手段,就是胃鏡+病理活檢,是任何檢查都無法代替的!
據國內一些醫院統計,在癥狀出現三個月內得到確診的病人不到三分之一,有近半數的病人是在發病後半年才得到確診的,還有少數病人直到晚期才得到確診,失去了治療的時機。
所以在常規體檢當中,加入胃腸鏡項目,對發現胃早癌至關重要。
胃癌的早期不典型癥狀
早期胃癌70%以上無明顯癥狀,僅僅類似於一般的胃病表現。
根據全國胃癌協作組對400例早期胃癌的癥狀進行分析,發現早期胃癌病人的癥狀分布特點:上腹部痛佔83.3%;
上腹部不適佔36%;
胃部悶脹感佔37.8%;
食慾減退佔39.5%;
返酸佔37.5%;
消瘦佔33.8%。
這些信號雖然都不夠典型,特異性也不強,但對於四十歲以上的人,如果平素沒有胃病史而近期內出現上述癥狀,切不可輕易認為是一般胃病,要高度重視,爭取作更詳細的檢查。
原有胃病者如果原有癥狀出現變化或加重者,也要高度重視,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
目前,診斷胃癌最主要的手段是做胃鏡檢查。雖然,X光鋇餐檢查也很有診斷價值,但只能發現中晚期胃癌,對於早期胃癌的發現無能為力。
通過胃鏡檢查,不僅能用肉眼直接觀察到胃粘膜的顏色、形態和有無病變,還可以取一點病變組織作病理學檢查,對早期胃癌的發現和確診很有價值。
對於出現上述胃癌信號及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者,都應定期作胃鏡檢查,以利於及早發現可能的癌變。
進展期表現
隨著病情的發展,可逐漸出現非特異性的、酷似胃炎或胃潰瘍的癥狀。
進展期,除胃腸癥狀較明顯外,有時以全身癥狀或轉移癌來就診,起病時的表現主要有以下幾種:1.上腹痛或不適:
是常見的起病癥狀,自覺上腹部有飽脹、燒灼或輕度痙攣樣痛,飽食後明顯,伴有噯氣,有時頗似潰瘍病,經藥物治療或自動減少食量,可暫時緩解,但不久複發,逐漸成為經常性。
2.厭食、輕度噁心:
開始時食量減少,厭肉食,不願攝取平素喜愛的食物,伴有輕度噁心,開始於飽食之後出現,以後逐漸為經常性的惡性,但無明顯上腹痛,於出現癥狀6個月~1年後,因消瘦或貧血來就診。
3.嘔血、黑便:
平常無消化不良現象,因突然上消化道出血,經檢查後確診胃癌。如在消化道出血10日後,糞便隱血持續陽性,應懷疑胃癌的可能。
4.食管下段癥狀:
賁門或胃底起病時可出現胸骨劍突下有不適感、噯氣、進固體食物甚至飲水過快時,有輕度吞咽困難感。有時於咽下時出現咳嗽,可有反流現象。
5.結腸癥狀:
瀰漫性浸潤胃癌起病可有腹瀉或便秘,下腹部不適感,為癌瘤反射,直接浸潤或飲食習慣改變所致。
6.慢性消化不良史:
既往有慢性消化不良史,但在仔細詢問後,可發現這次癥狀與以往有所不同,較為頑固,發展迅速而難以治癒。
7.上腹部包塊:
於胃區有巨大癌腫時,始被患者發現而來就診。伴有輕度上腹疼痛、厭食、噁心等,可無潰瘍,出血或梗阻癥狀。
8.消瘦、乏力:
有的胃癌病例起病時表現全身癥狀,如乏力、消瘦、精力減退,難以完成日常工作,而無消化不良癥狀。
9.蒼白、貧血:
在胃有巨大腫瘤時,起病可表現顏面蒼白,中度以上貧血,伴有乏力、消瘦等。
10.幽門梗阻:
少數病人其癌腫發生在胃幽門區,引起幽門梗阻,患者以進食後上腹部起包、蠕動並在嘔吐後癥狀減輕為主訴,來院就診。
11.轉移癌表現:
①腹水,為繼發性癌性腹膜炎;
②鎖骨上腫塊,為轉移的腫大淋巴結;
③黃疸或肝腫大,為癌腫轉移至肝門或肝內引起;
④腰痛或病理骨折,為轉移至脊椎骨或其他骨骼引起。
12.急腹症:
潰瘍性胃癌穿孔可為起病的癥狀,需要在穿孔部位取組織活檢以確診。因癌腫已有廣泛浸潤,穿孔易癒合。
總之,患者出現上述癥狀之一時,有的胃腸癥狀經治療後不見好轉或迅速複發,應想到胃癌的可能,應仔細觀察,進行胃鏡及組織學或其他檢查。
胃外轉移的早期癥狀
由於胃癌不但早期往往癥狀不明顯,甚至進展期也不典型,有些病人是在其他臟器轉移後才被發現。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的羅成華主任醫師在《早期胃癌發現及其癥狀》中表述了以下幾種胃癌轉移的早期癥狀:1.以卵巢轉移為首發表現
文獻報道,有約40%女性胃癌患者以卵巢轉移為首發表現。
多發生於絕經前期或青年女性。臨床表現為急性腹痛、月經不調、下腹包塊等,而胃腸道的癥狀不明顯。兩側卵巢多同時受累,卵巢增大,包膜完整,切面呈實體性或黏液樣,部分可分泌雌激素,故臨床上常表現出各種類型的月經不調,誤診為單純性卵巢腫瘤。
2.以肝轉移為首發表現
有50%左右的胃癌會發生肝轉移。
肝轉移與胃癌的大體類型有關,一般認為蕈傘型胃癌的肝轉移高於浸潤型。
肝轉移與胃癌的組織學類型也有關係,如乳頭狀腺癌肝轉移多,為66.7%印戒細胞肝轉移少。肝轉移影像學檢查常為多發性病灶,散在分布,呈圓形,邊界清楚。甲胎蛋白檢查為陰性,多不伴有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肝病表現。
3.以體表淋巴結腫大為首發表現
惡性程度較高或晚期胃癌可經胸導管逆行轉移至左鎖骨上淋巴結,或經肝圓韌帶轉移到臍周。
體格檢查時可在左鎖骨上窩或臍周捫及腫大、不光滑、質地堅硬如石、與周圍組織黏連而定的癌性結節。也可能為臨床首先被發現的癥狀或體征,而後才追查出胃癌。
胃癌疾病是現在生活中常見的惡性腫瘤,對於胃癌疾病的預防一定要有所重視,但一定要注意的一點是胃癌疾病的病因還不是非常的明確。
所以,針對胃癌的預防,一定要掌握正規,以及特殊的方式,最好是定期檢查身體,早發現早治療,是決定其預後和生存期的關鍵!
如何遠離胃癌?
1檢查和根除幽門螺桿菌
通過碳13或碳14檢查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如果陽性,建議根除。
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規律進餐,不暴飲暴食。
避免飲食刺激:少吃過燙、過冷、過酸、過咸、過甜食物,食物儘可能烹制的易於咀嚼和消化,並充分咀嚼以減少胃腸道的負擔。
少喝濃茶、濃咖啡、少喝碳酸飲料。
多吃新鮮乾淨的食物,少吃可能含有致癌物質的食物。
3規律作息、少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態,戒煙酒。
4積極治療胃癌前病變和癌前疾病。
5胃功能四項檢測:檢查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
6胃鏡檢查——發現早癌的金標準
尤其是這些人需要不定期的做檢查:40歲以上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
有消化不良癥狀如:上腹痛、腹脹、上腹部燒灼感、吞咽困難、食欲不振、消瘦等;
有胃潰瘍、萎縮性胃炎病史,或之前查出有胃黏膜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的情況;
長期酗酒和吸煙者,
經常食用腌製品和熏制食品者。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胃腸病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