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時的10個「不要」 看到第幾個你中槍了?

2020年02月04日 11:43 簡體 正體   評論»

說到吃飯這個事兒

大家聽過的最多的大概是這些:「趕緊趁熱吃,再不吃飯都涼啦!」

「別看電視了,專心吃飯!」

有的人還習慣性在手邊放杯水

喜歡邊吃邊喝水,認為這樣「好下飯」

這樣到底對不對呢?

吃飯這件日常事可也有不少講究

這10個「不要」千萬要注意

來對照看看自己有沒有無意中養成了壞習慣?

不要趁熱吃

熱騰騰香噴噴的飯菜上桌時,媽媽們最常說的一句就是「快!趁熱吃!」。美食當然要抓緊時間享用,但是,如果太燙了,可能會傷害我們的口腔和食道。

偶爾的燙傷,食道是可以自我修復的,但是如果常吃燙食,食道就處於反覆的「損傷-自我修復」中,時間久了,容易引起、食道潰瘍甚至口腔癌症等問題,所以大家一定記住,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飲食的溫度/

合適的進食溫度:10℃~40℃

能耐受的高溫:50℃~60℃

足以燙傷粘膜:超過65℃

不要狼吞虎咽

有時候忙碌太久一到飯點餓到失去理智,就忍不住開啟狼吞虎咽的模式。嘴巴吃爽了,但你的胃可能就遭殃了~!

/狼吞虎咽的危害/

①容易吃多:因為吃的太快,飽的信號來不及傳給大腦,而等大腦接收到飽的信號時,人往往已經吃撐了。

②增加胃腸負擔:食物沒經過充分咀嚼就進入了胃中,會加重腸胃負擔,影響消化,不利於健康。

不要只吃愛吃的

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會有喜歡的幾類食物,但是如果你只吃自己愛吃的,過於挑食偏食,那也絕對是不行的~尤其對於家裡寶寶,挑食會影響孩子生長發育,健康飲食最好每天確保有奶、肉、蛋、谷、蔬果的攝入。

/挑食的危害/

①營養不均衡,營養不良:攝入含鐵食物不足可導致,海產品吃得太少易缺鋅,蔬菜吃得少易、貧血、營養不良。

下降:而一些營養素與免疫功能密切相關,如、維生素 A、維生素 C、鋅、鐵等,尤其蛋白質是是機體免疫功能的物質基礎,攝入不足容易使皮膚和黏膜的局部免疫力下降,降低抗感染能力。

不要冷熱混吃

冬天吃著火鍋再來一瓶冰可樂別提有多爽了,夏天手裡還會拿著個冰淇淋或者冰奶茶,你吃爽了小心胃不爽了!用熱水代替冷飲,不僅利於消化,還能減少糖分哦~

/冷熱混吃的危害/

胃腸道痙攣、拉肚子:吃完熱的馬上來一杯冰飲,胃腸道血管會因為溫度的忽然變化而收縮,血流量減少,引起胃腸道痙攣,容易出現肚子痛及拉肚子等情況。

不要飯後甜點

飯後吃點甜的,看起來是多麼優雅洋氣啊!可是我們已經從正餐中獲得了足夠的糖,再吃甜點,只會讓身體吸收多餘的葡萄糖和澱粉。

/飯後吃太多甜點的危害/

發胖發胖發胖!而且糖分過多還容易使人衰老、皮膚變差,不然為什麼那麼多明星都在努力抗糖化~

不要邊吃邊玩手機

很多人習慣吃飯的時候邊刷手機,或者一定要找出一部劇用來下飯,對著電腦邊看邊吃也是一樣的道理。

/邊吃邊玩手機的危害/

注意力被手機吸引,這個時候注意力被分散,即使胃部已經告訴大腦「吃飽了!」大腦也沒空處理,不知不覺就容易吃太多!建議還是認認真真地去享受眼前的美食吧~

不要吃飯姿勢不對

吃飯時的你是不是容易含胸駝背,趴在桌前?千萬別這樣,不僅儀態不好看,還影響你的健康!

/吃飯姿勢不對的危害/

含胸駝背吃飯、蹲著或者坐在沙發上吃飯、在矮桌前吃飯,這些姿勢都會對胃部和腹部造成壓力,影響消化。最正確優雅的飯姿,應該是挺直腰背~

不要吃飯時心情不好

心情不好的時候,人就容易吃多。因為這時候人最容易「情緒性進食」,用食物來帶給自己滿足感,一不小心就容易暴飲暴食!

/吃飯心情不好的危害/

①影響消化能力:胃腸被譽為「第二大腦」,也能感受到情緒的變化,心情不好的時候,胃部的消化能力都會變弱。

②吃得多,胖得快:心情本來就不好了,再放肆吃吃吃把自己吃胖,可能要更加難過了吧……

不要飯後抽煙

飯後一支煙,賽過活神仙?事實可不是這樣的。

/飯後抽煙的危害/

飯後抽煙會促進膽汁分泌增加,可能引發膽汁性胃炎,同時還會抑制胰液分泌,妨礙食物消化。不過不管如何,為了自己健康和家人、孩子健康,都建議少抽或者戒煙哦~

不要……一個人吃飯

想怎麼吃,是個人的自由。我們經常聽到那句「再忙,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一個人吃飯也可以是可以享受的事情。

不過最後,還是希望你,吃飯時有人陪,可以和家人和愛人講講開心的事、聊聊學校公司的見聞,幸福地填飽肚子~

吃飯的很多小細節相信大家都知道了

每個家庭的飲食習慣都不一樣

除了基本的禮儀問題

實際上更重要的是健康問題

畢竟,「吃不了兜著走」可就不好啦

記得提醒你關心的人看看吧~

免費安卓翻牆APP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河青辣媽邦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