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招最簡單「稀釋」血液粘稠的方法
血液黏稠是指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增多,導致血流阻力增加、血液流速變慢。高血脂,血液中紅細胞、血小板數量增多,以及一些蛋白成分增加,都可能讓血液變黏稠。
對一般人而言,即使體檢報告顯示血液黏稠度升高,也不用過分緊張。因為人體有較強的調節能力,能自動維持血液內環境的平衡,一般不需特別治療。
而中老年人以及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需要特別注意血液黏度。因為血液黏度升高後,流經一些小血管時容易形成栓子,小血栓如果發展成大血栓,可能發生嚴重的血管阻塞。
由於當代生活的飲食富餘及生活不規律,大部分人在年輕時已經出現血液粘稠的癥狀,只是沒有在意,年輕人如果出現血液粘稠要及時稀釋,避免隨著年齡的增長及時間的推移,導致心腦血管性疾病。
如何辨別自己血液是否粘稠?
1
早晨睡不醒,晚上活如虎
有的人早晨怎麼都不想起床,起床後也感覺頭腦不清醒、思維不流暢,一點精神都沒有。可是晚飯後,精神卻達到了興奮的狀態,這很可能是血黏度高惹的禍。
2
午後犯困,下蹲困難
健康成年人午飯後的睏倦感,可以忍耐;血黏度高的人午飯後犯困,如果不休息一會兒,就會渾身不適,整個下午都無精打采,這是由於血液黏稠導致的大腦供血不足的現象。
血稠的人中肥胖者較多,這些人很難蹲著做事,或蹲著幹活時胸悶氣短。這是因為人下蹲時,迴流到心臟的血液會減少,如果血液過於黏稠,就會使肺、腦等重要臟器缺血,導致呼吸困難、憋氣。
3
嘴唇發紫,容易氣促
有些人的嘴唇是青紫色的,並且稍微進行體力勞動,就會出現氣短等癥狀。這類人群除了當心血液黏稠,還應注意排查是否同時伴有心血管和肺臟的病變。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情況下,血黏度變高可能沒有任何癥狀。因此下面幾類高危人群,定期體檢:高血壓患者、高血脂患者、長期吸煙者(包括二手煙)、45歲以上的男性。
血液太黏稠,4招能「稀釋」
血稠程度受多種因素影響,諸如進食、飲水、運動、機體代謝狀況,以及外界環境、氣候等。
對一個人來說,血稠程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處於時高時低的動態變化中。一旦發現血稠,應從以下幾點調整生活方式。
1
補足水分
很多人血稠是由於喝水少、出汗多、血液濃縮所致,夏天這種情況尤為明顯。
喝水可使血液變稀,但要掌握好時機。一般來說,清晨起床、三餐前1小時、晚間就寢前可喝適量溫開水。果汁、碳酸飲料或者濃茶水「稀釋」效果不如白開水。
2
戒煙限酒
香煙中的各種毒性物質能破壞血管內皮功能,增加血小板聚集,加速紅細胞凋亡;大量飲酒也會加重心、腦血管缺血缺氧癥狀。
3
多吃素食
心腦血管性疾病多與血液有關,動物富含膽固醇,食過量會使人體發胖,血液有形物質過多,粘稠度高。多吃素食,不僅可以減肥,還能凈化血液。盡量以素食為主,阿強特別提醒,好多朋友說我全素,為什麼身體代謝不好?一方身體積累了那麼多年,淤堵了,另外就是雖然吃素,吃油脂類太多了,比如一個月做飯就吃一桶油,油少了不香。實際上植物油也是脂肪。由於植物油吸收率高,若消耗不了,多食反而容易使人發胖。說到這兒大家明白了吧。
4
多運動
血液黏稠的人應該多運動,有時間就多走走,動一下,可以使血液的流動速度變快,加快身體代謝,防止血液黏稠。每日保持至少30分鐘的運動,比如禪跑、金剛功等,身體素質好的可以堅持60分鐘以上。
安卓翻牆-禁聞瀏覽器、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崆峒養生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