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關節痛 別再要求你的醫師一定要照X光了
林先生走進門診,因為前一天彎腰搬重物,引發急性臀部疼痛,他的骨盆明顯歪斜,他要求照「骨盆的X光」。
吳伯伯左小腿酸麻,一進到診間就要求照小腿的X光。我告訴他懷疑是神經性的問題,照小腿局部的X光對於診斷沒有幫助,吳伯伯居然生氣了。
許多病人看診的時候,都希望透過X光來做診斷。有些病人即使你幫他做了詳細的理學、神經學檢查,也告訴他問題何在。他的回應是:「你又沒有照X光,哪能做診斷?」
其實,動輒照X光,輻射線的傷害不容忽視,而且單純依賴影像來做診斷,在門診對醫師及病人而言,或許都是一個快速省時的方式,卻容易忽略了問題的本質。
譬如一位年長者急性腰痛,如果沒有經過醫師的問診、觸診、理學檢查,只是單純看X光告知腰椎有骨刺退化,但很有可能這次是肌肉拉傷、帶狀皰疹、腎臟發炎等等問題,與X光呈現的「腰椎退化」根本沒有關係。也就是說單單用X光來做診斷,絕不是足夠客觀的。
這樣的個案不勝枚舉,包括手肘疼痛要照手肘、臀部痛要照髖關節,醫師如果只是「從善如流」,常常反而沒能夠真正解決病人的根本問題。
做一個智慧就診的病人,處理疼痛問題時,對於影像檢查應該有以下認知:不是所有疼痛問題都需要照X光。如同上面所述,腰椎有骨刺退化一定都是假以時日、長期多年的問題,未必與這次癥狀完全相關。畢竟X光只能看到骨頭,而引起疼痛除了骨頭關節之外,還有韌帶、肌肉、肌腱、筋膜、神經等相關軟組織,也可能引起癥狀,這絕不是X光能夠判斷、診斷的。
影像檢查應該是在醫師臨床評估後,覺得有需要而執行,並非單一檢查診斷模式,或者是一進到診間的第一個處置項目。
並非X光都不重要哦!在復健科,醫師經過臨床評估而有懷疑時,處置X光對於這些疾病診斷確實是會有幫忙的。像是疑似骨折、骨裂、急性脊椎壓迫性骨折、骨病(如癌症骨頭轉移)、骨質疏鬆、膝蓋關節退化的分級等等。
除了X光,復健科醫師針對有臨床診斷需求的個案,還可以進一步安排更詳盡的影像檢查。如:核磁共振檢查(MRI)用於頸椎、腰椎椎間軟骨凸出、神經孔狹窄、脊髓壓迫個案。核磁共振也應用在膝關節韌帶斷裂、軟骨破裂個案,肩關節的肌腱斷裂,甚至髖關節的缺血性壞死等等。核磁共振檢查對於病患是否需要進一步手術的處理,往往能夠提供更多資訊。
超音波影像檢查對於軟組織的診斷遠遠優於X光,關節囊、韌帶、肌腱甚至神經方面問題,軟組織超音波可提供更好且確實的診斷。甚至隨著近年來在超音波診斷及治療的快速進展下,藉由超音波的協助,導引注射也可以成為治療好幫手。
除了影像之外,功能性的檢查,如神經傳導肌電圖,在臨床上也可彌補影像檢查的不足。如果懷疑周邊神經壓迫,如顏面神經麻痹、腕隧道症候群等等,或是合併頸椎、腰椎退化導致肌肉無力萎縮,神經學診斷可協助了解神經損傷的程度以及預後,對於臨床進一步的處置提供很好的參考。
做個有智慧的病人,給醫師充裕的時間做臨床檢查,找出最適合你的評估方式,才能夠有助於診斷,以及確認之後的治療。要成為主動參與的好夥伴,一起為自己的疼痛治療負責,配合醫師的處置,這才是最好的根本解方。
安卓翻牆APP、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康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