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空氣污染難兩全 開車究竟該開窗還是開空調?圖)
車子是密閉空間,也是病毒傳播的溫床,除此之外,車內還有更多有害的化學物質。
一項刊登在《國際環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期刊的研究發現,車子內裝例如座椅、面板、腳踏墊所使用的阻燃劑可能致癌、不孕或胎兒發育不全,而且待在車裡的時間愈長,接觸的量愈多,這些揮發性化學物質有上百種,可以說是「化學物質雞尾酒」。
面對車內空污和防疫考量,專家建議,最好的方式是「開窗、戴口罩和勤換空調濾網」。
坐上車之後先開窗10分鐘,讓車內空氣流通,降低有害物質的濃度,尤其是經過烈日曝晒後的車子更該這樣做。開窗也不能只開一扇,因為下風處的人可能接收到空氣流動而吹過來的病毒。
而關窗、空調用車外循環的效果,因為每台車的換氣率不同,不一定能充分將車內、外的空氣交換,當然,空調開車內循環一定更糟。
如果車外的空氣污染嚴重,是不是要開窗呢?專家建議,和空污比較,武漢肺炎是急性的感染,應該以防疫為優先,因此建議開窗戴口罩,雖然醫用平板口罩沒辦法抵擋PM2.5,但能夠過濾較大的空氣雜質,還是能有一定的保護功效。
除非碰到不方便開窗的狀況,例如外面下大雨,則可使用車外循環功能,至少能提供一些新鮮空氣、降低車內有毒化學物質的濃度,但記得要勤換空調濾網,才能增加車內換氣的效率,建議里程5,000到10,000公里就要更換一次。
安卓翻牆APP、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康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