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患癌 他說了這句話
筆者有位患者,是銀行的高管,退休之際被確診肺癌,雖起初對癌症有種本能的恐懼反應,但職場打拚幾十載,接受病情後,也第一時間積極配合西醫的治療,順利手術後,沒有發現轉移,算早中期,醫生也沒建議他再進行其它治療,只是要求定期複查,他便認為自己的腫瘤已經治好了。隨後便把腫瘤的「帽子」拋的遠遠的。
可是3年後的一次複查時,願景破碎,考慮胸膜轉移。他百思不得其解,無法接受,明明醫生已經告訴他手術很成功,只要定期複查就可以了,為什麼還會轉移和複發呢?
本著不放棄的態度,他又自己去詳細了解腫瘤這種疾病,明白了轉移和複發是腫瘤的特性後,他說了這樣一句話,筆者也非常贊同,即「手術放化療不是治療的結束,而是治療的開始,後續的防轉移複發才是最重要的!」西醫在治療結束後,除了複查,並沒有其它方法來預防複發轉移!只有中醫藥可以有效的控制,把轉移複發幾率降到最低!
在想通了這一切後,他在病友的介紹下,來到了筆者處看診。他第一次來時的景象,筆者還歷歷在目。他初到時,滿臉的質疑、四處打探、不與大家交流,還有些抵觸情緒。隨著接觸時間的增多,我們的交流變得頻繁起來,他也從最初的半信半疑,到後來的堅信不疑。
在一次看診時,他還很開心地和我分享了他觀察到的一個現象:「但凡沒有聽醫生話,偷偷配合中醫藥的,治療的副作用都會小很多,治療也沒有那麼痛苦,轉移複發率也降低了很多!所以,我是不幸的,但也是幸運的。」
誠然,8年過去,他現在的病情控制的不錯,還積極的幫助身邊病友走向康復。
秋冬季節他會去空氣濕潤,溫暖的地方;平常練練氣功,增強肺功能;改掉了以往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遠離了朋友的聚餐聚會,沉浸在自己悠哉悠哉的賦閑生活狀態;中午小憩一會兒,聽聽音樂,用他的話說,就是學會了做生活的主人。
很多癌症患者及家屬在治療時都會有像他一樣的認知,即覺得一旦發現癌細胞,就要馬上採取手術、放化療等「殺光」它們,等到癌細胞全部消滅乾淨了,出院了,這場「惡戰」就告捷了。其實不然,手術成功、出院並不是治療的結束,保命還要看「售後服務」。
癌症患者之所以會患癌,是因為患者的「癌性體質」,即我們之前提過的患者擁有適合癌細胞發芽、生長的土壤內環境。儘管通過手術、放化療等治療手段,表面上將肉眼可見的癌腫消滅了,但患者體內仍可能殘留看不見的微小癌細胞,在未對患者進行系統的「體質」調理前,很難改變患者「癌性體質」的。
所以,不管第一次癌症治療多成功,後期都一定要注意調理、積極改善癌性體質,杜絕之前不良的生活習慣,警惕癌細胞的再次作亂。
安卓翻牆APP、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何裕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