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王馬拉多納突發心臟驟停去世!識別心臟求救的九個信號

2020年11月26日 11:54 簡體 正體   評論»

北京時間11月26日凌晨,據阿根廷《號角報》消息,馬拉多納因突發去世,享年60歲。一代傳奇就此隕落。

媒體在報道中透露,60歲的馬拉多納身體狀態一直都不好。今年11月上旬,他接受了頭部手術。可以說,這位阿根廷球王近來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可謂處於一個相當糟糕的情況。在阿根廷知名媒體TYC報道的搶救細節中可以看到,馬拉多納從昏迷到最終去世,大概只有12分鐘的時間。

生活中,驟停離我們並不遙遠。除了馬拉多納,心臟驟停還帶走了很多名人。蒲隆地總統皮埃爾·恩庫倫齊扎、印度國寶級女星希里黛玉、台灣演員高以翔……

一條條新聞報道都在為我們敲響警鐘,其實心臟驟停離我們並不遠。心臟驟停能不能預防?為什麼僅僅十幾分鐘,生命就會被奪走?

心臟驟停後4分鐘內是復甦的最有效時間

心臟驟停是指心臟射血功能的突然終止,大動脈搏動與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腦)嚴重缺血、缺氧,導致生命終止。這種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醫學上又稱猝死

心臟驟停的搶救在於一個「早」字。各種宣傳短片里都會宣傳「黃金4分鐘」、「白金10分鐘」這樣的概念,意義就在於告訴我們越早干預效果越好。

所謂黃金4分鐘,即指應該努力在4分鐘內開始初級心肺復甦。因為心臟驟停後4分鐘內是復甦的最有效時間。如果被救者能在一分鐘之內被他人出來,並且立即給予高質量的心肺復甦,那麼被救者的搶救成功率能夠達到90%以上。而每延誤一分鐘開始搶救,這種成功率就會依次下降約10%。

但現實卻令人難過。據不完全統計,從發現心臟驟停,到有人打電話,再到救護車到達現場,這中間至少得10分鐘的時間。而且,醫院外發生心臟驟停時,絕大多數旁觀者無從下手,這就導致心臟驟停患者院外心肺復甦成功率不足1%。

既然搶救成功率這麼低,那有沒有辦法提前預防,儘可能減少心臟驟停可能?

雖然說猝死這種「瞬間的死亡」極其突然,不過還是有跡可循的,超過50%的心臟驟停前1小時—1月身體會發出預警信號。請記住以下9個徵兆,及時進行識別。

1、胸痛

疼痛反應是猝死的發病徵兆中,最易被我們抓住和感知的信號。當感到胸部出現劇烈、緊縮、壓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過氣時,就要提高警惕。的典型表現是胸痛,一般發生在胸骨後方,尤其是胸痛持續存在,出現這類情況時需多加註意。

2、近期出現或加重的胸悶

如果近期突然出現活動後胸悶,休息後可緩解,提示可能患了冠心病。如果以前就有胸悶的癥狀,近期癥狀加重,說明以前穩定的斑塊隨時可能發展為大的破損,導致急性心梗的發生。

3、心慌

不定期出現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的結果。多數心律失常的危險性較小,不會引發猝死,但如果是頻繁發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則有發展為室顫的風險。

4、心跳過緩

心臟的跳動是由特定的起搏細胞發起的,起搏細胞功能變差,或者心臟電傳導功能出現問題,就會導致心臟跳動速率減慢,嚴重時會引發心臟停搏。心率小於50次/分,血壓變低,容易出現長時間的心臟停搏,導致猝死。

5、不明原因的疲乏

出現不明原因的疲勞、乏力,或伴有胸悶、水腫,應警惕猝死的發生,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等心肌損傷造成的。心肌炎在年輕人中比較多見,通常見於1~2周後,出現疲乏、胸悶等癥狀,極易引起急性心衰或嚴重心律失常。這種情況下應嚴禁重體力活動,儘快就診,卧床靜養。

6、眼前發黑和肢體麻木

腦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如果出現視物模糊、重影、單側肢體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穩、有踩棉花感,應警惕腦卒中的發生。

7、暈厥

暈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數暈厥是由於心跳突然減慢或停止,導致腦供血不足而引起的。暈厥有時持續幾秒鐘後能自行恢復,如果不能恢復,便會造成猝死。出現不明原因的暈厥,應非常警惕,儘快查明原因。

8、長期反覆過度出汗

如果沒有進行運動卻突然大汗淋漓,也是心臟病發作前釋放的一個信號。

9、重度的血壓升高

對於主動脈夾層患者,發病徵兆是劇烈疼痛,而且在疼痛的同時會伴有重度的血壓升高。

V2ray翻牆服務-安全可靠經濟高速無限流量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sohu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