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做到「六多六少」,長壽自然來!人人受用
健康長壽是每個人都嚮往的,這個願望看起來容易,能堅持從生活中點滴小事做起的人卻很少。到底長壽有沒有秘訣呢?多位專家提出了一些有助於長壽的建議,只要你記住下面的養生口訣,並試著去做,或許你能受益一生。
指導專家:
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楊力
蘇州榮格心理諮詢中心高級督導王國榮
一、少肉多豆
現代人中,「肉食動物」越來越多,漢堡、烤鴨、紅燒肉,頓頓無肉不歡。
根據膳食平衡寶塔的建議,每人每天最好只攝入瘦肉75g(一張撲克牌的大小)。
其中,男性、體力工作者可多吃紅肉,腦力工作者、女性、老人應多吃白肉。如果患有肥胖、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則要少吃肉,多吃豆製品。
豆製品有「植物肉」的美譽,像水豆腐、豆腐皮、豆腐乾之類,都能為身體提供優質蛋白。
二、少鹽多醋
鹽不僅會偷走你身體里的鈣,還會帶走正常的血壓。
自己做飯的時候除了少放鹽,對醬油、魚露、辣椒醬等調味品的攝入量也要有所控制,更要當心「隱形鹽」,如餐館中紅燒菜品,午餐肉、薯片、罐頭、速食麵中也含有較多的鹽。
在所有調味品中,醋是最具保健功效的,炒菜時加一點促食慾;用陳醋拌面吃助消化;做魚和骨頭湯時加點醋,還能幫助鈣質吸收。
三、少食多嚼
想管住自己的嘴,不妨嘗試以下幾招:·在感到有點兒餓時開始吃飯,而且每餐在固定時間吃;
·每次少盛一點,或使用淺盤和透明餐具;
·吃飯最少得保證20分鐘。因為從吃飯起直到20分鐘後,大腦才接收到「吃飽」的信號。
一般說來,每一口食物最好嚼15~20次,既能減少食量,幫助消化,還可以緩解焦慮的情緒。
不妨用小湯匙代替筷子,或者勺子筷子交替著用,就算想快也快不起來,能保證每一口食物都咀嚼充分。
四、少葯多練
無論平時多大方,吃藥時最好「摳門」一點,遇到感冒這種小病,最好別隨便吃藥。
老年人還要控制服藥量,60歲以上,用藥量要減為成人用藥量的3/4,不能自行加量,且同一時間最多只服4種葯。
如果沒有養成鍛煉的習慣,吃藥也等於白吃。
最新研究顯示,只要每天堅持鍛煉15分鐘,平均可延壽3年,如慢跑、快走、騎自行車等,都可以說是最好的長壽「藥物」。
五、少車多步
一項研究顯示,有車一族越來越多,約25%的人已經丟掉了走路的習慣。
研究發現,整天開車到處走的人比喜歡走路的人,生病的時間長2倍。
現代人常常用工作忙當借口,減少運動時間,其實,每天進行30分鐘的有氧運動,可以大大提高免疫力。
六、少言多行
健康計劃不能只是口頭說說,動輒以「沒時間」、「堅持不了」等當作借口。
與其整天抱怨啤酒肚漸漸隆起、小病小痛不斷,倒不如利用這些時間行動起來,不然的話,身體永遠都好不起來。
從今天起,每天努力改掉一個壞習慣,就當給自己儲存一份健康保險。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39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