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習慣加速血管堵塞,很多人卻天天在做!醫生教你3招化解
提到人們最為害怕的疾病,大家首先會想到癌症。
但事實上,心腦血管疾病所造成的危害並不比癌症小,有數據表明,我國每年因心腦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數達到了260萬之多,而且這一數據還在不斷增長。
之所以會發生心腦血管疾病,主要還是由於血管堵塞而造成的。
血管正常來說應是暢通無阻的,但由於各種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血管可加速老化,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心腦血管疾病就找上門了。
以下5個習慣可加速血管堵塞,一定要及時糾正!
1、高鹽飲食
我國的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鹽的攝入量不超過6克,但現實中,大部分人的攝鹽量都遠超這一標準,大多都達到了10克以上。
鹽的攝入過多,可誘發高血壓,持續的高血壓則可增加患上冠心病、中風等的風險。
2、高糖飲食
高糖食物攝入過多,多餘的糖會轉化為脂肪在體內堆積,造成肥胖。
而肥胖又會導致血脂水平升高,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胰島素分泌不足,就會引起糖尿病。高血脂、高血糖的血管都會造成很大損害,久而久之,可形成動脈硬化、血栓,最終引起血管病變。
3、高脂飲食
油炸食品、肥肉等高脂肪的食物會導致血管內堆積過多的脂類物質,並形成動脈斑塊,使血管變硬、變脆,變得狹窄,逐漸堵塞血管,誘發心梗、腦梗。
4、吸煙
煙草中含有一千多種有害物質,不僅可增加肺癌的發病風險,還會損傷到血管內皮,使血液變得粘稠。
長期吸煙還可導致血壓升高,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使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大大提高。
5、久坐
不少上班族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整天,殊不知,久坐很容易引起下肢血管栓塞,而且久坐還可造成肥胖,誘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血管堵塞,3招教你化解!
第一、多喝水
多喝水不僅可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促進體內代謝廢物的排出,還可以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擴張血管,防止血管堵塞。
每天起床後、睡前最好都喝一些水,防止血液過於粘稠,其餘時段可自行安排。
第二、清淡飲食
除了多喝水,生活中可多吃一些蔬菜、水果、粗糧,有降壓、降脂的作用,保持血管通暢,還可適當多吃一些洋蔥、木耳、大蒜等對血管健康有好處的食物。
第三、堅持鍛煉
經常鍛煉,可以促進脂質代謝,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清潔」血管。
建議每周鍛煉5次左右,可選擇快走、慢跑、健身操等有氧運動,避免運動過於劇烈,加重身體負擔。
總的來說,血管堵塞與不良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如果你也有上述的5個習慣,一定要及時糾正,同時要堅持清淡飲食、多運動、多喝水,這樣才可以保持血管通暢。
此外,一旦身體出現不適,如頭暈、頭痛、手腳麻木等癥狀,不能掉以輕心,這或許是血管堵塞的信號,要及時治療。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漫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