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碘鹽和海鮮,會導致甲狀腺癌?
(超市貨架上的各類「無碘鹽」)
碘和甲狀腺的關係密切,這已經不是啥秘密了。很多人查出甲狀腺問題時,第一反應就是「碘」吃多了。難道以後再也不能吃海鮮和碘鹽了?碘吃多了會得甲狀腺疾病?
「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材料,甲狀腺疾病跟「碘」脫不開關係。碘的過量攝入會導致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發病率增加。
近10年來,全世界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增高了10倍,每年以20%的速度遞增,佔全身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七位,在女性惡性腫瘤中居第四位。
既然「碘」這麼可怕,不吃還不行嗎?
當然不行!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人體無法合成,碘的攝入80%都來自於食物。多一「碘」和少一「碘」,都會給健康帶來威脅。
缺碘會引起地方性甲狀腺腫,熟稱「粗脖子病」。還可能造成嬰幼兒及青少年智力及骨骼發育障礙,在飲食中碘含量低的地區,甲狀腺濾泡狀癌更常見。
即便是沿海地區,飲用水含碘量也並不高,只有在居民普遍食用合格碘鹽的情況下,尿碘水平才處於基本適宜範圍。
有甲狀腺結節還能吃海鮮嗎?
蝦、蟹、海魚、貝類這些海產品的含碘量其實遠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多。(例:每100克魷魚含碘量為12.3微克,基圍蝦16.1微克,梭子蟹33.2微克。)
甲狀腺結節患者提倡適碘飲食,飲食無需顧慮太多,偶爾吃頓海鮮沒有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現結節性甲狀腺腫伴甲亢,則需按甲亢處理,嚴格限碘飲食。
針對不同人群,專家推薦這樣補碘:0~5歲兒童每天攝入90微克碘;6~12歲兒童及成人每天攝入120微克碘;孕婦每天攝入230微克碘;哺乳期婦女每天攝入240微克碘。
我國食品安全法規定食用鹽加碘量為20毫克/千克~30毫克/千克。每天攝入5克左右加碘鹽,算上日常飲食,很容易就能達標。即便偶爾超量,人體具有自我調節功能,多餘的碘可以排出體外。
除非每天都吃很多高碘食物,才可能導致碘超標,常見的高碘食物有裙帶菜,海帶,紫菜,蝦皮等。
這些人要警惕甲狀腺癌
除了碘與甲狀腺癌有關外,甲狀腺癌的高危因素還有很多。
1.高劑量輻射暴露
兒童時期接受過頭部或頸部放療,是甲狀腺癌的危險因素之一,一般而言,治療劑量越大,年齡越小,風險越大。
2.家族遺傳
甲狀腺髓樣癌有非常明顯的遺傳傾向。一級親屬(父母、兄弟、姐妹或者子女)中有甲狀腺癌患者,也會增加甲狀腺癌發生風險。
3.肥胖
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統計,超重或者肥胖者比不超重者患甲狀腺癌風險更高。
另外,女性發生甲狀腺癌的概率是男性的3倍。不過隨著醫學技術不斷發展,早期甲狀腺癌的診斷率大幅度提升,同時也能夠得到更有效的治療,妹子們不用過分擔心。
想要預防甲狀腺癌,專家建議做到以下幾點:不要長期過量攝入碘或盲目限碘;
盡量遠離輻射環境;
避免超重及肥胖;
養成良好的飲食和運動鍛煉習慣;
定期體檢。
還有一條,每天都要開開心心哦。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9折優惠中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sohu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