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醬油,會致癌?有1種「醬油」存在致癌風險,看你家裡是嗎?
超市裡面的醬油琳琅滿目,品種繁多。價格在幾塊到幾十塊不等,相差好幾倍。
生抽、老抽、醬油、味極鮮、菌菇醬油、海鮮醬油、兒童醬油….你知道它們的區別嗎?
傳言,醬油會致癌?是真的還是假的?而有種「醬油」已經明令禁止銷售,你還在傻傻購買嗎?
一、吃醬油,會致癌?
醬油雖然看起來都相似,但其實醬油分為釀造醬油和配製醬油兩種。
釀造醬油是用黃豆、黑豆等大豆為原料,通過微生物發酵生存而來,一般生產周期長,約3-12個月。
而配製醬油是用釀造醬油、酸水解植物蛋白漿,再加入食品添加劑配製而成。周期短,成本低。
最初,關於醬油會致癌的說法,是認為配製醬油會普遍添加「焦糖色」的添加劑,這種添加劑中的「4-甲基咪唑」已被國際癌症機構認定為可能致癌物2B級。
對此,來自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的業務部主任阮光鋒表示:2B級致癌物表示可能致癌,但目前在動物和人的致癌性證據不足,所以不需要過於恐慌。
中國調味品協會專家技術委員會也發表聲明:「4-甲基咪唑可能致癌」這一說法缺乏理論依據,而且目前未得到國際權威機構的一致認可。
現今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醬油中允許添加焦糖色素,但要求焦糖色素中的4-甲基咪唑的含量要低於200mg/kg。
二、不過,配製醬油千萬別買了
2021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明確指出,「配製醬油」不能叫醬油,不得再生產和銷售標示為「配製醬油」的產品,包括「配製食醋」也不行。
配製醬油不僅降低了營養價值,而且存在氯丙醇超標的風險。
丙醇類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可以影響肝、腎、神經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等,甚至還有一定的致突變和致癌作用。
三、生抽、老抽、醬油、味極鮮…有何不同?
去超市貨架上一看,就能發現醬油種類真不少,為什麼要整這麼多花樣呢?
在稀態發酵過程中,第一次抽提的醬油為「頭抽油」,將原料放回第二次發酵抽提的醬油為「二抽油」,第三次抽提的醬油成為「三抽油」。
·生抽:將頭抽油、二抽油、三抽油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特點是顏色淺,味道鮮美,無論涼拌還是炒菜都是上乘。
·老抽:是將所有抽油在進一步加工和濃縮後形成,顏色深,粘稠好上色。
·醬油:普通醬油則介於老抽和生抽之間,顏色重,味道偏苦。
·味極鮮:味極鮮其實是屬於生抽的一種,但是它多了一些能夠提鮮的添加劑,可以替代味精的作用。
除了常見的生抽、老抽、味極鮮以外,還有諸如菌菇醬油、海鮮醬油等品種,甚至還有專門為孩子設計的高價兒童醬油,這些值得購買嗎?
就像「老婆餅沒有老婆」一個道理,海鮮醬油中實際上並沒有海鮮,哪怕有也只是乾貝成分,起到鮮味作用的是琥珀酸二鈉等食品添加劑。
而菌菇醬油呢?雖然有少量的菌菇提取物,但是主要成分還是谷氨酸鈉以及5』-鳥苷酸二鈉等,普通醬油也有這些成分。
另外某些商家抓住了「兒童「這一商機,開發出了「兒童醬油」,而這其實是一種「噱頭」。
實際上兒童醬油的鈉含量並不低,並且只要是醬油都富含氨基酸,而那些號稱補鋅、補硒的醬油,實際含量卻很低。
總之,別再相信醬油的花里胡哨,其實買普通的醬油就足矣。
四、3個關鍵詞,輕鬆挑選優質醬油
如何挑選到好的醬油呢?可以看3個部分。
1.高鹽稀態
我們從醬油外包裝上的信息判斷醬油是不是純正的釀造醬油。
首先看包裝上有無「配製」二字,一般有「配製」就表示這是「勾兌醬油」。
其次要看醬油的釀造工藝,常見的是用高鹽稀態的釀造方法製成,顏色好,味道好。
2.質量等級
通過氨基酸態氮的含量可以判斷釀造醬油的等級,一般分為特級(>0.80克/100ml))、一級(>0.70克/100ml)、二級(>0.55克/100m)l和三級(>0.40克/100ml)。
氨基酸態氮的含量越高,則醬油的等級越高,質量也越好。
3.使用方法
醬油可以分為佐餐醬油和烹調醬油,兩者的區別是衛生指標不同。
首先佐餐醬油因為可以直接食用,所以衛生指標的要求比較高,比如味極鮮直接用於涼拌調味。
其次烹調醬油不能夠直接食用,需要加熱之後再食用,一般涼拌菜不選這種醬油。
醬油是生活中最為常見的廚房調料品之一,菜肴中添加少許醬油能夠增加鮮味,並且也能激發人的食慾,但是醬油中也含有「隱形鹽」,在調味的時候注意鹽巴的量要減少哦!
最後,大家在購買醬油的時候要注意三點,一是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醬油,二是不要被醬油的「噱頭「迷惑,三是要學會辨別優質醬油。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來源:39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