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常見皮膚病應對指南
進入夏天,天氣逐漸炎熱,由於氣候、環境、日晒等影響,容易引發人體出現多種皮膚病。尤其是進行露天作業的人們,日照時間長,出汗多,易被蚊蟲叮咬等,更易罹患皮膚病。
對此,應引起大家的足夠重視,及早做好預防工作。這裡介紹幾種夏季易發的皮膚病及應對措施。
1
排汗障礙性皮膚病
●
夏季炎熱,汗液分泌增加,當周圍環境濕度大時,汗液不易蒸發,致使表皮汗腺管發生擴張及破裂,繼而外溢,刺激周圍組織發生丘疹、水皰等炎症。
同時皮膚表面的細菌特別是球菌叢數量增多,產生毒素,也會加重炎症反應,容易出現痱子、汗瘡疹、汗腺囊瘤等。其中痱子最為常見,痱子也稱汗疹,是在高溫潮濕環境下引起的丘疹、水皰性皮膚病。
痱子發生後,要避免搔抓,防止繼發感染。可局部外用洗劑,如1%薄荷爐甘石洗劑、1%薄荷酊,清涼止癢。瘙癢明顯時建議口服抗組胺葯。
2
日光性皮炎
●
日光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光感性皮膚病。
表現為面、頸、前臂、手背等暴露部位出現紅斑、丘瘮、風團和水皰等皮疹。
病變與日光照射密切相關,多於照射後皮損明顯加重、癢感加劇。適當避光後則有好轉,皮疹常反覆發作,日久可發生苔蘚樣改變、色素增加。
不少患者在室內工作時間長,出去遊玩時,長時間的光照會讓部分患者難以適應,受到強紫外線照射後,皮膚相對容易發生皮炎。
一般到秋季以後逐漸減輕,可持續多年。好發於中年女性、室外工作者及水域工作者。
另外,有些食物(如灰菜、莧菜)和藥物(如喹諾酮類藥物)中含有光敏性物質,對這些物質過敏的人如大量進食並接受強光照射後會出現皮膚反應。
日光性皮炎較輕的患者可用抗組胺葯,癥狀重者或療效欠佳者口服小劑量糖皮質激素控制癥狀,用阿司匹林或吲哚美辛減輕疼痛感。
3
蟲咬性皮炎
●
好發於皮膚暴露部位,主要由蚊、毒蛾、毛蟲、蟎蟲、蜱蟲等各種有毒昆蟲叮咬,或接觸其毒液或接觸蟲體的毒毛所致。
發病初期皮損處可出現丘疹、風團、紅斑、水皰等。自覺奇癢、灼痛,一般無全身其他不適,但嚴重者可有惡寒發熱、頭痛、胸悶等全身中毒癥狀。
可發生於身體各部位,並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刺痛感,讓人總想不停地搔抓。而過度搔抓極易抓破皮膚,對普通人而言,抓破的地方可能數周不愈,還會導致皮膚出現色素沉著。
對於這兩類人而言,抓破皮膚尤為危險:一是幼兒,如因不停地搔抓,會導致皮膚局部破潰,可能並發膿皰瘡(俗稱「黃水瘡」),即化膿性感染。由於夏季天氣炎熱,這種感染會迅速發展到全身,甚至危及生命。
二是糖尿病患者,一旦抓破皮膚,傷口不易癒合,更易並發細菌感染,可能引起嚴重後果。
那麼,瘙癢難忍該怎麼辦呢?
如皮疹不多,且未被抓破,可使用適量的風油精等止癢藥物。但如果皮疹較多,或已被抓破,則不要自行使用任何刺激性藥物,包括風油精、清涼油等。
應及時前往醫院,遵醫囑,使用內服和外用的抗過敏藥物進行治療。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來源:中國公眾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