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跳操、蹲起的時候膝蓋總是咔咔響?
「腳踢高!跟著我們一起動起來!」居家辦公的小唐為了鍛煉身體,跟著最近大火的劉畊宏跳起了《本草綱目》,可是在做踢腿動作時,小唐聽到關節發出了清脆的「咔咔」聲,換一個腿也發出了同樣的聲響,他見狀趕緊停了下來,擔心是自己膝關節出了問題。
過了幾天,小唐又耐不住「劉畊宏跳操」的熱情,再一次打開手機跟著練習,但是做了幾個踢腿的動作後,他的膝蓋又發出了咔咔的響聲。小唐百思不得其解:這難道是缺鈣導致的?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小唐一樣的經歷,在走路或者爬樓梯的時候,膝關節發出「咔咔」的響聲。今天1葯網就和大家聊聊,在運動時膝蓋發出「咔咔」的響聲到底是怎麼回事?
膝蓋總是咔咔響,這是怎麼回事?
我們的膝關節由半月板、軟骨、滑膜囊、韌帶等結構組成。當缺少鍛煉或者膝蓋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動時,關節內就會形成一些微小的氣泡,如果這時候突然起身活動,那麼關節囊內的壓力會突然發生變化,從而產生「咔咔」的響聲。
這種響聲在醫學上被稱為「關節彈響」。往往是膝關節腔壓力改變,組織結構之間相互摩擦等原因造成的,屬於生理性的彈響。
生理性彈響往往只發生在關節受到突然的牽拉或屈折時,響聲是清脆的、單一的,在發生彈響時,沒有伴隨疼痛或不適感,過後常常會有輕鬆自在的感覺。
像小唐在運動時,膝蓋發出的清脆的「咔咔」聲,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無需過度擔心。
膝蓋出現這種情況才應該警惕!
與生理性彈響不同,「病理性彈響」往往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如果出現病理性的彈響,往往伴隨關節的老化、關節結構出現磨損、骨質增生等問題,原因複雜,出現後往往會對生活造成諸多不便。
1葯網提醒大家,如果出現以下5種癥狀,需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
疼痛
在膝蓋內側關節間隙以上的地方,有時會出現隱隱作痛的感覺。這種疼痛往往是在過度勞累或運動後出現,休息後能得到一定緩解。
在天氣寒冷的時候,膝關節疼痛會加重,氣溫上升後減輕。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可以說明膝關節已經出現了問題,需要做進一步檢查。
2.腫脹
腫脹多出現在膝蓋骨上方、大腿前側或兩個膝蓋下凹陷處,肉眼可以看見浮腫,休息後會自行緩解,甚至消失,這可能是半月板損傷所導致的。如果不及時治療,隨著時間的推移,腫脹可能會在一些活動後又出現,並且伴隨隱隱約約的疼痛。
3.晨起時僵硬
一些中老年人在早晨起來會感到膝蓋僵硬,需要緩一緩才能舒展開,他們卻以為這種情況是正常的而忽視,但其實這種情況可能是類風濕關節炎引起的,需要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4.卡殼
還有一些膝關節炎患者可能會出現腿腳不太靈便的情況,平時走路膝蓋好像突然被卡住了,但過一會兒就又恢復正常了。這可能是半月板損傷或者滑膜病變造成的,同樣需要引起重視。
5.無力
有部分骨關節病的老年患者會出現膝蓋發軟、上樓梯無力的情況,通常都是關節退行性改變或關節炎引起的,也有可能是關節骨折後,長時間沒活動,肌肉萎縮而導致的。如果不及時治療,肌肉會越發萎縮,並且出現腫痛等情況,可能會導致上下樓和行走困難,最後需要藉助拐杖才能活動。
原來這些動作最傷膝蓋
膝關節作為人體最大的關節之一,承受著我們全身的重量,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多錯誤的行為都會對膝蓋造成傷害。
運動不當
在運動前不熱身或者平時很少運動,突然進行劇烈的運動時,很容易增加膝蓋負擔,導致膝關節受損。
久坐不動
我們坐了很長時間後,膝蓋也容易出現「彈響」,這是因為膝關節處於一個高壓狀態。如果經常久坐,不僅會加速軟骨磨損,還會減弱大腿肌的力量。
體重過重
如果體重過重,不僅會加大膝關節的負荷,還容易造成膝關節軟骨過早磨損及退化,加速膝關節病變。
常穿高跟鞋
穿高跟鞋不僅會對腰不好,還會讓腿部受力不均,導致膝蓋壓力變大,增加膝蓋的負擔。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關節炎。
如何保護膝關節,記住這6個方面!
1.避免蹲、爬樓梯等動作
下蹲對膝關節的負擔最為嚴重,其負重可能是自身體重的3~6倍。因此,我們應該盡量減少做下蹲動作,長期使用蹲便的老年人如廁可使用老年人專用馬桶。
另外,膝關節不好的老人盡量避免爬樓梯,如果必須爬樓,建議用膝蓋微彎的姿勢,減少膝關節彎曲的角度,緩緩向上爬,同時抓住扶手幫忙使力,減小對膝蓋的傷害。
2.注意關節保暖
老人在膝關節受涼時,往往會出現疼痛不適。天氣轉冷時,要格外注意關節保暖,夏天不要直接對著空調吹關節,晚上睡覺用涼被把腿部關節蓋住,避免受涼。
3.合理飲食、控制體重
研究表明,體重每增加0.45千克,步行時膝關節承受的壓力就會增加1.35千克,而跑步時承受的壓力更是會增加4.5千克。
如果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kg}÷身高平方)大於25,膝關節的健康就會大打折扣。因此減輕體重,能減少關節的負擔,降低膝蓋的磨損。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來源:1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