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種餐桌上的食物,都是癌症的「催化劑」,為了健康,要少吃

2022年11月01日 9:19 簡體 正體   評論»

飲食多樣化是身體健康的奠基石,能為身體補充不同的營養。

不過,並不能對所有的食物來者不拒,選錯食物不僅產生有害物質,而且威脅自身健康,甚至增加患慢性疾病和風險。

尤其是以下幾種食物均是誘發疾病的元兇,需謹慎選擇。

哪些食物有損機體健康?

1、

高溫烹調的食物

國人習慣通過油炸、熏制、燒烤等高溫方式烹調食物,確實美味,但卻造成營養物質流失,也會產生太多有害物。

先來說澱粉類食物,經過高溫烹調後可產生丙烯醯胺,攝入過多可刺激皮膚、黏膜和眼睛等,同時也會經某些途徑進入體內,抑制中樞神經系統。

再來說動物性食物,魚肉、畜肉和禽肉等含有大量蛋白質,一旦溫度達到200℃以上就會分解致癌物雜環胺,長期接觸可增加患癌症風險,尤其是、婦科腫瘤以及消化道腫瘤等。

最後再說脂類食物,加熱溫度達到300℃以上時易產生熱裂解反應,釋放出致癌物苯並芘

特別是烤糊後此物質含量升高,大量攝入可誘發消化道腫瘤生殖系統腫瘤等。

2、

霉變食物

雜豆類、堅果、各種主食等沒有正確儲存、放置時間太長均易發霉和變枯,同時也會產生強致癌物——黃曲霉毒素,長時間接觸易使得細胞DNA發生改變,提高患癌風險,尤其是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和腸癌,同時也提高患和腎癌等幾率。

3、

太燙的食物

超過65℃的食物已被規劃為致癌物,長時間吃太燙的食物可損害口腔黏膜和食管黏膜,使得黏膜反覆受傷和修復,久而久之導致黏膜發生癌變,甚至誘發口腔癌以及等。

4、

高鹽食物

鹽分滲透性較強,可損害胃黏膜保護屏障,增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風險,易誘發慢性胃炎,甚至可增加患幾率。

腌制食物中含太多亞硝酸鹽,雖然此物質並不會誘發癌症,但進入體內後會跟某些物質發生相互反應生成亞硝胺。

亞硝胺是公認的致癌物,是誘發胃癌、和肝癌的高危因素。

5、

高糖食物

高糖飲食並不會誘發癌症,但是癌症的推手。高糖飲食可誘發肥胖,造成胰島素抵抗,誘發氧化應激反應。

同時也會打破內分泌平衡,降低免疫力,從而促進癌症發展。多種癌症跟高糖飲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尤其是等。

6、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酒精進入體內後可代謝成乙醛,最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

酒精和代謝產物可傷害口腔黏膜和肝組織,不聽勸告的大量喝酒易誘發肝癌和口腔癌,同時也增加患食管癌乳腺癌以及腸癌風險。

家醫君寄語

改掉趁熱吃的壞習慣,保證食物降到60℃以下才能食用。拒絕喝酒,最好是滴酒不沾。正確儲存食物,一旦發現食物外觀發生改變、味道發苦應立即扔掉。少吃高糖分食物。吃腌制食物時應搭配維生素C,能阻止亞硝胺生成。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來源: 家庭醫生在線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