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之後,補氣血的時節到了,記得做好這3件事,養好你的五臟
我們都想有一張紅白隱隱的桃花臉。
花朵嬌艷,是因為土地厚沃,滋養她就會有更多的美麗。身體也是一樣,想要面色如花,需要的是五臟六腑來滋養。
一到秋冬,有些人掉頭髮明顯,有些人還好。秋冬氣血內收,往裡五臟六腑的更多,表面的「細枝末節」,就顧不得了。如果你本身多氣多血,是「大戶人家」,自然沒有「髮膚」之憂。
好皮囊需要好臟腑的供養,養外不如養內。養內的經絡也千千萬,該怎麼養呢?選一條多氣多血的,和面色關係最大的來養。
多氣多血的經絡,我們的胃經,當之無愧。
胃經巡行示意圖
按一按這裡,把氣血引到面部
胃經上有一個重要的穴位就是四白穴,四白穴在眼睛正下方,當眶下孔凹陷處。(摸到眼眶的邊緣,直視時瞳孔正下方)我們小時候做眼保健操,就有一節:按揉四白穴。
四白穴,既可以養面,又可以護眼。
說它養面,氣血足了,改善面色的晦暗,皮膚變得細膩,白凈。
常常按摩的人都知道,按摩之後,小臉會顯得特別白,人的底子亮了一層。四白穴就是胃經在面部的重點按摩區域,氣血足了,面色的垃圾,斑點,晦暗也衝掉了。特別是兩部正中的斑,和胃經氣血有很大關係。
怎麼按:每天閉目養神的時候,就像做眼保健操一樣,按揉兩眼下方的四白穴,5~10分鐘,感覺面部微微發熱是最好的。
四白-承山,用刮痧給氣血來個大清洗
如果想更快給氣血做個大清洗,可以刮痧這裡:從胃經的四白穴,向上刮到承泣穴。兩邊都刮一刮,更好地幫助引氣血,排垃圾,消滅黑眼圈。
方法:用刮痧板,沿著箭頭方向,輕刮,不要來回刮,臉部是要提拉的。
刮痧的時候注意:先洗臉,抹水乳霜充分護膚之後再刮痧,刮痧之後,不必洗臉,如果有油的話,輕輕擦拭即可。
刮痧之後,可能會有一些紅印子。沒關係,睡一覺,第二天大部分都會消掉。
多氣多血,可以艾灸的好穴位。
說了臉上的穴位,胃經的第一大穴其實是在腿上。沒錯。就是大名鼎鼎的足三里穴了。
很多人總是找不準足三里。路新宇老師這個視頻里的定位方法子網可以更好的幫到你。
若要安,三里莫要干
《醫說》里說:若要安,三里莫要干。
古人艾灸不像我們這般蜻蜓點水,要的是能灸出水泡,然後破了,繼續灸。所以足三里穴位永遠有水泡,永遠不幹。可見古人對足三里的大愛。
足三里是很適合艾灸的穴位,很多人害怕艾灸上火,可以先從肚臍以下的穴位開始艾灸,足三里在腿上,不容易上火。
王燾《外台密要》說: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氣上眼暗,陽氣逐漸衰弱,所以三里下氣也。
足三里在足陽明胃經上,這是一個可以小火慢慢補的經絡。特別適合:脾胃不好,容易脹滿,消化不好,便便粘膩或是便溏、濕氣重,身體虛,正氣不足的人。
艾灸是相當放鬆的一段時光,過程中,隨時靠近,靠遠,來調節溫度。如果覺得太熱了,就摸一下,馬上就會覺得不熱了,每側15分鐘就好了。
艾灸可以用這樣的艾灸盒+艾灸柱,隨時艾灸,不必一直舉著,在家隔著一條褲子,同時兩隻腿慢慢灸著穴位。
艾灸小注意:濕熱,陰虛的人不太適合艾灸。艾灸後不要受風,受涼,也不要吃涼,喝一點溫水,保持平靜的心情。每周艾灸2-3次即可。飯前飯後半小時不要艾灸。經期不艾灸,如果長痘,上火,嗓子疼,也需要停下來。
養顏就是養臟腑!把它融入日常生活
除了穴位,飲食也與脾胃息息相關。說到最養氣血,還不上火的五穀,非小米莫屬。小米色黃,黃色入脾土,故為養脾之谷。
小米顆粒是五穀中最小的,卻可以蓬勃出巨大的能量,即使是貧瘠的土地,也可以長得非常好,如果土地特別貧瘠,種子類的植物會先讓葉子這些不太重要的部位枯黃,而種子內的營養和精華最大程度的保留。
我們說的碳水,不光是根莖類,種子類的碳水,不可替代的「精」在裡面,人吃了自然也會有飽滿的精氣神。
特別是小米熬得的粥油,有「代參湯」之稱。小時候如果沒有母乳,便給寶寶喝稠乎乎的米湯,一樣肥白壯實。
此外,小米粥還適合:
沒有胃口的人(人一定要有胃口,有胃氣,這是補到氣血的第一步)
需要養胃氣的人
想長胖的人(熬出粥油來,「百日即肥白」,當然體態正常的熱不必多慮)
脫髮的人(粥油滋陰,熬夜陰虛脫髮的人可「實毛竅」,加黑芝麻一直煮更好)
病後初愈(病後體虛,這時候小米「代參湯」比參湯更好吸收,脾胃喜歡,才可以補得到)
腸胃炎發作的時候(喝點粥吧,其餘都是妄念)
發燒的時候(喝點粥,剩下都是邪念)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來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