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防「鹽」控,警惕這些隱形鹽
今年5月14日至20日是第九屆「全民營養周」,國家衛健委發布了《成人高血壓食養指南》(2023年版)。減鹽是關於高血壓的營養原則和建議之一,很多朋友知道控制高血壓要從減鹽開始,但生活中還存在一些隱形鹽的食品,您了解嗎?有哪些控鹽小技巧呢?一起來看看吧!
為什麼要限鹽
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它影響血壓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含有的鈉,1g鹽大約含400mg鈉。
膳食鈉的攝入量與人群高血壓的患病率密切相關。我國開展的減鹽研究結果表明,平均每日食鹽攝入量每減少1g,收縮壓下降0.58mmHg,舒張壓下降0.3mgHg。還有研究指出,將人群鈉的攝入量降低至50-100mmol/d,將有效地降低總人口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如何控制鹽的攝入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食鹽的攝入量應<5g/d(約等於2000mg鈉,醬油25ml)。
1.對輕度高血壓患者或有高血壓家族史者每日3~5g食鹽(或摺合醬油15~25ml);
2.對中度高血壓患者每日1~2g食鹽(或摺合醬油5~10ml);
3.對重度高血壓或急進型高血壓患者應採用無鹽膳食。
減鹽小竅門
1.減少食鹽的攝入
減少烹飪用鹽量:首先在烹調時儘可能使用定量鹽勺,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其次在烹飪方法上,選擇出鍋前放鹽,較少的鹽即可有明顯的鹹味,既不影響菜肴的口感,也可以減少鹽的攝入。此外,吃涼拌菜,且吃前再放鹽。涼拌菜只要加入少許鹽就可以增加口感,相比起炒菜,使用的鹽要更少。
選用低鈉鹽:低鈉指的是用部分鉀鹽代替鈉鹽的食鹽產品,一般只含有60%~70%氯化鈉,同時還能增加鉀的攝入,充足的鉀攝入也可以幫助降低血壓。但對於伴有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慎用,以防血鉀升高。
利用天然食材調味:用醋、辣椒、花椒、蔥、姜、蒜等調味品及味道濃郁的蔬菜來提味,既可以增加口感,又可以減少鹽的使用。
2.警惕「隱形鹽」
除了在烹飪時要減少鹽的添加,高血壓患者還要警惕一些「隱形鹽」的存在。預包裝和加工食品通常含鈉量很高,因此要仔細閱讀食品標籤,減少高鈉食品的攝入。常見的高鈉食品主要有:?調味品:味精、醬油、番茄醬、甜麵醬、黃醬、辣醬、腐乳等。
?腌製品:鹹菜、醬菜、鹹蛋等。
?熟肉製品:香腸、午餐肉、醬牛肉、火腿、燒雞、魚乾等。
?方便快餐食品:速食麵調料、速凍食品、罐頭食品等。
?零食:甜點、冰激凌、飲料、話梅、果脯、肉乾等。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北京積水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