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你的骨頭正在悄悄變脆!30歲後,這4件事要趕緊做
在骨科門診,時不時會遇到,打了個噴嚏就骨折的人,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我們堅硬的骨頭,為何脆弱到連一個噴嚏都經受不住了?
其實,你的骨頭,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硬」。
75歲的張阿姨(化名)就是其中一位。張阿姨躺在病床上,扶著腰表情痛苦地說:「上周打了個噴嚏後感覺腰咔噠一下非常疼。起初,我還沒當回事,就貼了藥膏。忍了幾天,實在受不了了,來了醫院一查,結果竟然是腰椎骨折了!」主管醫生解釋道:「噴嚏並不是罪魁禍首,真正的兇手其實是骨質疏鬆。」
「沉默殺手」骨質疏鬆
這位阿姨是典型的骨質疏鬆性骨折。骨質疏鬆症是最常見的骨骼疾病,是一種以骨量低,骨組織微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病。[1]
目前,我國患骨質疏鬆症的病人已達9000萬,到2050年將超過2億人[2]。它的發病過程隱匿而漸進,常常在發生骨折後才被察覺[3],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骨質疏鬆症臨床主要表現為腰背疼痛、椎體變形、骨骼疼痛等,門診骨質疏鬆患者有80%伴隨著疼痛癥狀[4],骨質疏鬆不僅會引發患者疼痛、越來越彎腰,還會大大增加骨折發生的機率,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
據調查顯示,我國每年約有20萬中老年人因骨質疏鬆造成髖部骨折,其中33%髖部骨折的患者在隨後一年內完全依賴護工或生活在養老院里,生活質量大大下降,20~24%的患者因此死亡。
骨質疏鬆的幾大特點
1
「溫水煮青蛙式」
大多數骨質疏鬆是無癥狀的,「無聲無息」地就來了,骨質疏鬆症患者在初期至中期常不會出現明顯不適。患者往往在骨折發生後經X線或骨密度檢查時才發現已有骨質疏鬆。
2
年紀越大患病率越高
我國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症患病率為19.2%[5]。隨著年齡增加,骨質疏鬆症的患病率相繼上升。
3
女性比男性多
絕經後女性激素分泌銳減,加速骨質的流失。我國中老年女性骨松問題尤為嚴重,50歲以上女性患病率為32.1%,65歲以上女性患病率則高達51.6%[5]。女性骨質疏鬆骨折的發病率遠大於心臟病、中風和乳腺癌的發病率總和,其發病人數是心臟病的3倍,中風的6倍,乳腺癌的8倍[6]。
4
與遺傳有關
骨質疏鬆症是遺傳因素和非遺傳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7]。
從年輕就要開始
其實面對骨質疏鬆症應該防治結合,防大於治。
而且並不是年輕人就不需要預防骨質疏鬆了,預防骨松越早越好!人體的骨量一般在30多歲達到峰值,之後便開始下降。預防骨質疏鬆的有效措施,包括合理飲食、適當鍛煉和定期檢查身體健康狀況等。
1
調整飲食
飲食均衡,中國居民的膳食鈣攝入普遍不足[8]。就算是年輕人也要懂得補鈣,充實自己的「骨量銀行」,才能盡量遠離骨骼疏鬆等疾病。
根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的建議及要求,簡單記憶「六個一」來活動平衡膳食,即每天一杯奶;一個雞蛋;一斤左右的主食;一斤左右的蔬菜和水果;一百克左右的肉類;一兩左右的大豆及堅果。
儘可能做到食物多樣化,滿足營養需求,達到合理營養,促進健康。大家可別以為天天喝骨頭湯和豆漿就萬事大吉了。骨頭湯里鈣含量其實無法滿足人體每日所需,而且豬骨湯中的脂肪含量妨礙鈣的吸收和利用。喝豆漿可以吸收的鈣其實也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多。
2
堅持鍛煉,多曬太陽
中老年人可以選擇走路、慢跑、瑜伽、太極拳等運動。在陽光正好的日子裡,一起出去走走。
3
改善生活方式
避免熬夜,遠離煙酒,少喝濃茶、咖啡和碳酸飲料。對於絕經後女性這類骨質疏鬆高危人群,除了日常科學飲食外,還建議每年進行一次骨密度檢查,如果發現骨密度下降,或者出現腰背疼痛、胸痛等癥狀,及時到醫院就診,早發現早治療。
4
藥物治療
通過調整飲食和改善生活方式不能取得很好的療效時,我們需要在醫生的幫助下進行藥物治療。鈣片需要配合維生素 D一起使用。可以飯後半小時服用鈣片[9],必要時還需要使用其他抗骨質疏鬆藥物。要注意,疼痛癥狀消失並不代表骨質疏鬆症已經治癒,骨質疏鬆患者應根據醫囑堅持長期治療,切勿擅自停葯哦。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