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運動性價比最高?專業醫學雜誌給出答案
「運動有益身心健康」這個大家都知道,但各種運動的性價比是不一樣的。同樣的鍛煉時間、同樣的強度,有些運動能更好地降低死亡率,有些運動把人累個半死但作用有限。
《柳葉刀》(專業醫學雜誌)精神病學分刊曾刊發一篇涉及120萬人的研究論文,分析不同的運動對健康的影響程度。
哪些運動對你「收益」最大?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1、鍛煉永遠比不鍛煉好
《柳葉刀》的這項研究來頭還不小,研究主導者來自牛津大學,與美國耶魯大學合作,數據樣本來自美國CDC等機構。
他們在採樣的時候,將精神負擔和精神疾病集中在我們現代人常見的抑鬱、壓力、情緒問題等因素上,將嚴重程度分為自我感覺有上述問題以及被確診過有抑鬱障礙。
為了讓體育鍛煉和精神健康的關係更直接,在分析數據時,他們同時校正了諸多因素,包括年齡、性別、BMI、人種、經濟收入、婚姻狀況、教育水平等。
鍛煉類型方面,他們從這100多萬人的日常里,一共識別出75種運動,為了方便統計,他們將這些運動分為8大類,分別是:熱門的團隊運動、騎單車、有氧或者體操運動、跑步或慢跑、娛樂運動或其他、冬季項目或泳池類、散步、其他無法歸類的。
首先明確一點,對於減少抑鬱等精神問題的發生,他們的統計結果顯示:無論選什麼類型,鍛煉永遠比不鍛煉好。
總樣本中,精神狀況達到出現負擔的時間,左邊柱狀是完全不鍛煉的人的,右邊藍色柱狀是鍛煉者的。可見在總人群中,只要鍛煉,精神健康狀況就會好一些。
被診斷過抑鬱障礙的人群,也是一樣的。鍛煉總比不鍛煉強。
2、鍛煉精神靠哪類?
總人群中前三名是:團隊運動、騎單車、有氧體操。
在抑鬱障礙人群中前兩名沒變,第三名換成了娛樂運動和其他。
這裡解釋一下,Recreational sports雖然翻譯成娛樂運動,但其實也是一種團隊體育鍛煉,基本上指的是低強度只是為了玩的籃球足球活動(不需要計分的那種)。從這點上看倒是能解釋它為什麼能排到有氧體操前面,因為集體活動本身對抑鬱障礙的治療有幫助。
這兩張圖的最後一欄的Household指的是家庭收入,是研究者特意放在最後進行對比的,因為他們發現,家庭年收入5萬美元和家庭年收入1萬5千美元的人,精神負擔也不過減小10%多一點。
而鍛煉,如圖所示,可以輕鬆超過金錢差額帶來的效果,連收益最低的運動都比它高一些。而前三名則都有減少精神負擔20%以上的水平。
總體來說,作者認為對普通人精神健康最有利的,是團隊鍛煉、騎單車和有氧體操。
3、鍛煉身體靠哪類?
對身體來說,哪種鍛煉最划算呢?其實和精神健康差距不大。
2016年英國發了一項樣本量8萬人、追蹤時間10年的研究,主要是尋找不同種類體育鍛煉和全因死亡率的關係。
第一名:揮拍運動
結果如上圖所示,第一名是揮拍運動,包含網球、羽毛球。
它降低全因死亡率的效果最好,達到47%的下降,直接甩開第二、第三名一大截。
第二名:游泳
第三名:有氧運動
而該研究顯示,跑步這項運動對降低全因死亡率的貢獻度比較低,與完全不運動的人相比,跑步只能降低13%。不過騎單車在這方面表現更低一些,只降了10%。
順帶一說,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的前三名還是這三種運動。
不難看出,揮拍類的球類運動和有氧體操是身心方面都收益最高的運動。
游泳對身體鍛煉的好處很大,降低精神負擔和解決精神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弱。騎單車反過來,對精神健康幫助很大,身體鍛煉方面,收益相對靠後。
4、多久收益最大?
很多人認為鍛煉得越久越好,運動多多益善。《柳葉刀》的研究發現,這個想法是錯的。
從時間長度來說,每次鍛煉的最佳時長應該在45-60分鐘之間,少於45分鐘,效果減弱,大於60分鐘,沒有更高收益,而且不少會產生負效應。
如圖,只有娛樂活動在60分鐘後還能產生收益(這圖收益是看曲線降低,升高就是精神負擔加重了)。騎單車在60分鐘後還能勉強維持收益,其他的,有氧體操、散步、跑步等等全部在60分鐘之後產生負效應。
從頻次來說,也不用天天練,一周3-5天,每天1次收益最高。
和持續時間一樣,少於和超出都容易獲得負收益。所有運動里只有散步的頻次可以稍高一點,最多一周6天。
所以總結起來就是,網球、羽毛球對打,有氧體操,每次45-60分鐘,一周3-5天,收益最高。
不過並不是說所有人要立刻調整到這個檔位去,如果你正在艱難地試著每天跑步,本來就覺得討厭、痛苦、難以堅持,那可以試試上面這類運動。尤其有氧體操,對場地和器材要求不高,施行起來比較容易。
如果你本身就有一個特別喜歡而且能堅持的運動,可以參考一下推薦運動量,增大原有收益。
如果你是個肥宅,那還是克服地心引力,先從椅子上起來最重要。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成都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