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一換,肝病幾率少一半?提醒:不想讓肝損壞,這3種油不要再用了

2024年10月06日 12:30 簡體 正體   評論»

在追求健康生活的道路上,我們往往關注著飲食的方方面面,卻常常忽略了廚房中那不起眼的。食用油不僅是烹飪的媒介,更是我們日常營養攝入的重要來源之一。然而,選擇不當或使用不當的食用油,卻可能成為損害健康的隱形殺手,尤其是對我們的肝臟健康構成威脅。

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那些應該警惕的食用油種類,並分享如何科學換油,讓健康與我們常伴。

一、

警惕!這3種油,健康路上的絆腳石

1.開封過久的食用油:時間的隱形威脅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習慣,一瓶食用油開封后,就放在廚房角落,直到用完為止?

食用油一旦開封,其保質期就會大大縮短。空氣中的氧氣、水分以及會逐漸侵入油中,導致油脂氧化變質,產生對人體有害的自由基和過氧化物。長期食用這樣的油,不僅會影響營養的吸收,還會增加肝臟的負擔,甚至誘發

因此,建議大家在食用油開封后,盡量在三個月內食用完畢,並儲存在陰涼乾燥處,避免陽光直射。

2.反覆煎炸的「回鍋油」:美味背後的隱患

炸雞翅、炸薯條、炸魚塊……這些油炸食品總能勾起我們的食慾。然而,你是否注意到,那些被反覆使用的「回鍋油」,正在悄悄偷走你的健康?反覆煎炸的油脂在高溫下會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產生包括丙烯醯胺在內的多種有害物質。這些物質不僅會破壞食物的營養成分,還會增加肝臟的解毒負擔,長期攝入可能導致肝臟損傷和癌變。

因此,為了健康著想,請盡量避免使用回鍋油,或者在使用時控制次數和溫度,及時更換新油。

3.自榨油,純天然未必安全

自榨油在製作過程中往往缺乏嚴格的質量控制和衛生條件,容易受到等有害物質的污染。黃曲霉毒素是一種強烈的質,對肝臟有極強的毒性作用。此外,自榨油的比例和營養成分也可能不如精鍊油均衡。

二、

換油有道,健康相隨

了解了上述三種應該警惕的食用油後,我們該如何科學換油呢?老韓有以下幾點建議:

1.多樣化選擇,合理搭配

不同種類的食用油含有不同的脂肪酸和營養成分。為了營養均衡和,我們應多樣化選擇食用油,如、花生油、、大豆油等。同時,根據烹飪方式和食物類型合理搭配使用不同的油種,以達到最佳的營養效果。

2.注意儲存方式,避免變質

食用油應存放在陰涼乾燥處,避免陽光直射和高溫環境。開封后的食用油應儘快食用完畢,避免長時間存放導致油脂氧化變質。此外,使用乾淨的容器和勺子取油,避免水分和雜質進入油中。

3.控制用量,適量攝入

建議每天食用油的攝入量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如成人每天不超過25-30克。同時,在烹飪時盡量減少油炸和煎炒等高油烹飪方式的使用頻率。

你現在家裡的食用油是否健康呢?是否考慮過換油呢?

來源:老韓健康說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