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幫你抵抗長胖的食物,真心推薦你再多吃點
美味步驟
同樣的體積,粥水分多,乾貨少。特別是像小栗子我這樣上午工作強度比較大的人來說,主食只有一碗粥還是有點不夠的。
所以喝粥的時候,我通常都會搭配一份「乾糧」,比如一個番薯、半個饅頭。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安排。
黑豆也是一種大豆(soy bean),跟黃顏色的大豆一樣,都是大豆,兩者營養特徵差不多,買不到黑色豆皮,常見的黃色豆皮也是很好的。
跟黃色大豆相比,黑色品種花色苷含量更多、種類更豐富,抗氧化能力更強一些。
我們家習慣喝粥喜歡佐小菜,這個時節蘿蔔上市,就會腌糖醋蘿蔔;也推薦大家試試腌泡菜,之前食譜也有介紹過。
吃一發酵食品,比如酸奶、泡菜,對腸道健康是有好處的;腸道是免疫的前線,更健康的腸道環境也有助於應對慢性炎症。
營養貼士
不論是大名鼎鼎的地中海飲食、DASH飲食,還是中國、美國等國家的膳食指南,都鼓勵人們把豆類作為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日吃50-150g的全穀物和雜豆、25-35g大豆和堅果;
抗炎飲食專家安德魯·威爾博士的「抗炎食物金字塔」,建議每天吃1-2份雜糧豆;而大名鼎鼎的地中海飲食中,豆類是每個禮拜至少要吃3份的;
大豆和豆製品,中國人經常吃;但雜豆,很多人可能只有在特殊時節才會吃,比如夏天的綠豆粥、冬天的臘八粥。
美國的情況也類似。
根據最近發布的《美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究報告2025》(為即將發布的新版美國居民膳食指南提供參考)83%的美國人豆類攝入量低於推薦量
因此,這份科學研究報告也提出了很多建議,以鼓勵大家多吃豆類。比如建議將豆類從「蔬菜類」食物組中獨立出來,歸類到「蛋白質類食物」組,還提議重新安排蛋白質食物組的順序,將豆類放在首位。
圖源:2025年膳食指南諮詢委員會科學報告
豆類可以說是一種「全能型」的食物:豆類是重要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如鉀、鎂、鐵、葉酸)、抗氧化劑(異黃酮、花青素等)的重要來源。
豆類還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複雜碳水化合物,血糖指數較低,這意味著它們能讓你更長時間地感到飽腹;豆類富含的纖維,特別是粘稠的可溶性膳食纖維還可以降低膽固醇水平。
科學研究已明確表明,富含豆類的飲食可降低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而且,對於已經患有這些疾病的人,每天吃豆類還能幫助控制和改善這些健康問題。
來源:食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