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類零食正在悄悄「堵塞」你的血管!醫生苦勸:不論男女盡量少吃
我在醫院工作多年,經常遇到不少人對心梗、心血管疾病有所疑問,特別是那些平時有零食習慣的人,他們常常難以意識到自己日積月累的不良飲食對血管的傷害。
精緻餅乾
大家都喜歡吃餅乾,特別是午後喝茶時,一塊甜甜的餅乾簡直是不可或缺的美味,但是,你知道嗎?這些看似無害的零食,實際上可能是許多反式脂肪的「隱形殺手」。
我記得曾經遇到過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她總愛吃各種精緻餅乾,尤其喜歡那些口感酥脆、色澤金黃的進口品牌,她的飲食習慣讓她的血脂水平一度飆升,導致動脈硬化,甚至有了冠心病的癥狀。
經過詳細檢查,我們發現,她的血管內壁已經積累了不少脂肪斑塊,這些脂肪斑塊像「定時炸彈」一樣,在關鍵時刻有可能引發心梗。
其實,許多人並不知道,市面上很多商用的餅乾、糕點和零食包裝上並沒有明確標註含有反式脂肪,因為它們通常以「氫化植物油」這種名稱出現,消費者很難察覺。
速食麵幾乎是大家隨時隨地能找到的零食,它便宜、方便、味美,尤其是在工作忙碌時,一包熱騰騰的速食麵能帶來片刻的滿足感。
我曾治療過一位長期以速食麵為主食的患者,他是一個年輕的程序員,日常生活壓力大,時常熬夜加班,為了省時省力,他習慣每天食用2-3包速食麵。
他的血壓逐漸升高,診斷為高血壓,更嚴重的是,他的動脈已經開始變硬,血管彈性降低,血液流動受到影響,最終發展為輕度的心衰,高鹽的攝入。
薯片
很多人都知道,薯片這種零食不僅高熱量、而且高脂肪,但究竟這些脂肪為什麼會造成血管問題,很多人並不清楚。
薯片用的油,尤其是一些市面上常見的低價薯片,使用的往往是反覆加熱的油,它不像天然的脂肪那樣被人體完全消化,而是以非常「頑固」的方式,悄悄地附著在血管壁上。
我曾接診一位年約30歲的年輕人,其身材並不肥胖,平日也頗為注重鍛煉,然而,他告知我,他幾乎每日都要食用一袋薯片,晚上看電視時更是手不離袋。
問題是,這種習慣並沒有讓他立刻感到任何不適,直到他的一次體檢中,發現血脂水平異常,膽固醇過高,血管的彈性明顯下降,甚至出現了早期的動脈硬化現象。
這不是立即可見的健康問題,但它卻是最危險的隱患之一,能讓你的血管慢慢變得僵硬,甚至導致心臟病、腦血管意外的發生。
糖果
我接診過一位中年女性,職業是小學教師,整天忙碌於工作和照顧家庭,休息時間較少,她每天都有吃糖的習慣,尤其喜歡在中午飯後,吃上一些糖果或者巧克力解膩,晚上又吃點甜點。
她認為這些糖分對身體沒有太大影響,反而讓她覺得整個人「有勁」,可是,經過檢查,她的血糖水平已經不正常,且患有高血壓和輕度動脈硬化。
糖分的攝入過多,首先會影響到血糖的波動,這樣會導致胰島素長期分泌過多,血糖水平升高,久而久之,這些過量的糖分會在血管壁上「沉積」,引起血管內皮的損傷,進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
吃零食,不要讓它成為「惡習」
很多人覺得吃零食就是不健康的代名詞,尤其是當我們談論血管健康、心臟病、糖尿病等問題時,零食似乎總是榜上有名。
確實,許多零食對健康的確有負面影響,但如果我們能正確選擇零食併合理搭配,它們也能成為幫助身體的「小幫手」。
說到健康飲食,大家往往會想到那些超級嚴格的健康飲食計劃:清晨一杯溫水,早餐吃什麼,午餐少油少鹽,晚餐控制熱量等等。
這些無疑是幫助我們保持健康的重要措施,但它們沒有考慮到日常生活中零食的作用。
我曾遇一位年輕女患者,她是廣告公司的設計師,工作壓力大且常加班熬夜的她,常以甜品和炸物為零食,覺得這樣可保持精力、舒緩工作壓力。
然而,長此以往,她的體重開始增加,身體素質下滑,甚至出現了低血糖癥狀,更為嚴重的是,她的心臟出現了不適,經常感覺胸口悶痛,經過檢查,她被診斷為早期動脈硬化。
事實上,零食本身並沒有錯,而是她把零食當成了自己的「惡習」,每當壓力大時,她就會吃過量的甜點和高鹽的炸物,最終導致了她的健康問題。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零食應該是飲食的一部分,而不是隨時隨地的「惡習」,當零食成為你生活中的負擔時,它會帶來更多負面的健康後果,而不是讓你從中獲得能量和營養。
適量是關鍵
零食是否對身體好,往往不僅取決於食物本身,更在於我們如何掌控攝入的量,零食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是必須的食物,它通常是作為一種附加的能量補充。
有一位中年男性患者,其極為注重自身健康,平日里,他每日堅持鍛煉,於飲食方面亦嚴格把控,然而,他也有一個零食的習慣,每天傍晚會吃一些堅果和果乾,認為這些食物有助於補充體力和保持身體的活力。
問題出在他吃的量上,他每天的堅果和果乾量遠超了一個正常人的需求,結果,他在體檢時發現,自己的血脂水平開始上升,體重也悄悄增加。
我與他溝通時,發現他對於「適量」這個概念並不明確,他認為既然這些食物有益健康,那多吃一點應該沒有問題。
實際上,雖然堅果和果乾富含健康脂肪、膳食纖維和抗氧化物質,但它們的熱量和糖分也很高,如果吃得過多,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因此,零食並非絕對禁忌,關鍵是要選擇富含纖維、低糖、高蛋白的零食,並且控制好食用量,避免暴飲暴食。
來源:健康小小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