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吃素!等於在「慢性自殺」

2025年02月14日 10:58 簡體 正體   評論»

最近一期綜藝節目《一路繁花》中,劉曉慶聊到「」這件事,說自己的朋友就是因為長期吃素,結果導致骨質流失,走路都要拄拐。還說人很顯老,等劉曉慶勸她吃肉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其實這不是個例,「不吃肉只吃素」已被很多中老年人推崇為「健康養生秘訣」,還有一些更過分地說「蛋白和是現代病的根源,而可以防治各種慢性疾病」「肉、蛋、奶是老年病的根源」等等,似乎只有素食才可以養生。

不!長期只吃素食,容易導致B12、鐵、鋅、鈣等營養素攝入不足,引發、肌少症等疾病。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素食是怎麼回事?

素食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吃雞蛋牛奶的蛋奶素食(也有人吃蛋不吃奶製品,或者吃奶製品不吃蛋),這種被人們稱為「蛋奶素」;另一種是完全不吃動物來源食物的純素,奶、蛋都不吃,常被稱為「純素食」。

人體的健康成長與生命活動需要優質、碳水化合物、脂肪酸、維生素、礦物質等等全面均衡的營養。而且,這些營養有一些是在動物性食物中含量豐富,在植物中卻不常見的。這也是各國膳食建議我們要葷素搭配、飲食多樣化的原因。

理論上,人類可以通過素食獲得所需營養的。但實際上,在實現過程中操作方式極其複雜繁瑣,它需要很專業的食品營養專業人士、營養師的支持,否則很難給人體提供足夠的營養以健康需要。收入豐厚的明星,他們可以承擔請私人營養師及購買各種營養補充劑的成本,但對於普通人來說,卻是十分的困難。

長期食素,容易缺哪些營養?

非專業人士在缺乏健康指導的情況下選擇素食,往往存在很多誤區和風險。他們可能不了解素食營養的均衡搭配,導致某些營養素的嚴重缺乏,而這些缺乏在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的癥狀,容易被忽視,等到出現明顯的健康問題時,往往已經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害。

素食很容易出現這幾種營養素的缺乏:1鈣、鐵、鋅等礦物質

獲得鈣最理想的食物是奶製品,雖然深綠色蔬菜和傳統豆製品可以作為鈣的來源,但植物性食物中存在的鞣酸,草酸等阻礙鈣吸收,導致它們提供鈣的效率不高;鐵和鋅在肉類水產中含量豐富、吸收好,但植物食物中鐵和鋅含量低且吸收效果差。所以,素食非常容易缺乏這幾種礦物質元素。

2維生素 B12

維生素 B12隻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植物食物里沒有,單純吃素的人尤其容易缺乏。維生素 B12缺乏會影響多個系統,導致輕度疲勞,嚴重可能導致神經功能損害。

3DHA、EPA等必需脂肪酸

DHA主要存在水產魚蝦中,植物食物如亞麻籽油中的α-亞麻酸雖然可以轉化成 DHA,但是轉化效率很低,只靠吃植物食物也很難獲得足夠的 DHA。

4蛋白質

蛋白質是製造身體新組織,包括皮膚、頭髮、指甲、骨骼、肌肉等重要原料,促進生長發育;可以這樣說,蛋白質是人體生長發育最關鍵的營養素。蛋、奶、肉中的蛋白質在氨基酸組成上與人體的需求更為接近,而且容易消化,所以被稱為「優質蛋白」。素食很容易導致優質蛋白質攝入不足、必需氨基酸缺乏。

5維生素 D

我們日常的食物中很少能夠獲得維生素 D,主要是魚肝油和魚蝦等水產品,少量存在於乳酪和蛋黃中。只吃素食很容易缺乏維生素 D。維生素 D缺乏會影響骨骼健康。

長期吃素,這兩種病對老年人危害最大

長期素食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健康問題,尤其是老年人。對於老年人來說,要特別注意這兩個疾病:1貧血

很多女性都知道,貧血是讓人非常難受的問題。不僅面色蒼白不好看,還讓人總是頭暈、易疲勞、打不起精神。肉類中血紅素鐵含量豐富,是造血的原料,而且吸收利用率也高。

如果總是不吃肉,又沒有專門去補鐵,很容易導致最常見的貧血——缺鐵性貧血。此外,長期不吃肉還有可能讓人缺乏維生素 B12,也會導致貧血等嚴重問題。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數據顯示,中國60周歲以上人群貧血率分別是10.1%(男)、11.2%(女)。

2肌少症

肌少症,主要表現就是字面的意思,肌肉質量減少,肌肉萎縮,肌肉力量減退。這個在老年人中比較常見,接近一半的老年人都會得。

肌少症的一個重要病因是蛋白質攝入不足。這樣的老人外表看著比較瘦,很多人還以為是健康的表現。

肌肉減少症對老年人的危害非常大,一旦肌肉持續減少,力量下降,跌倒、骨折、骨質疏鬆、骨關節炎等發生率都會隨之大大增加。這也是劉曉慶說自己朋友「吃素」結果導致骨質流失,走路都要拄拐的原因。拄拐都是小事,對老年人來說,意外摔倒、跌倒就更加可怕,很容易致命。比如不算少見的髖部骨折,一年內的死亡率可能會超過20%,最高甚至能達到50%。

肉類是很重要的蛋白質來源,老年人對蛋白質的需求其實並不比年輕人少,65歲以後還會增加。如果不吃肉,又沒有其他辦法補充,就很容易蛋白質缺乏,久而久之導致肌少症,甚至其他營養不良問題。

2010~2012全國營養與健康調查數據顯示,老年患者營養不良和營養風險的發生率分別為16%和37%,低蛋白血症的發生率為25.1%。

正因這一系列健康風險,中國膳食指南明確建議:老年人要吃足量的肉類、天天喝奶、每天一個雞蛋。

避免盲目跟風素食,讓長輩更健康

長期素食對健康的危害很大,學會正確吃肉蛋奶才是改善長輩健康的關鍵。注意以下三點:1.避免純素食:純素食很難做到營養均衡,建議每天適量攝入肉、蛋、奶,對健康更有益。

2.適量攝入:適量吃肉蛋奶並不會導致三高問題。

膳食指南建議,普通人每天可以吃畜禽肉類40~75克,或是魚蝦等水產品40~75克,以及蛋類25~50克(大約一個雞蛋),每天300~500克奶製品(大約1~2杯牛奶)。

3.健康吃肉:換著吃:多種肉類換著吃,如牛羊肉、雞鴨肉、魚肉、貝類等,豐富餐桌。

少紅多白:優先選擇脂肪含量低、易消化的白肉(如雞、魚、蝦等)。

少吃肥肉和腌肉:避免高脂肪和高鹽的肉類,尤其是五花肉之類的肥肉,還有油炸燒烤等重油方式烹飪的肉,三高患者尤其要避免,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來源:科普中國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