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生腌,能吃到幾條寄生蟲
很多潮汕人說,生腌是那種只有吃零次和無數次的「慢性毒藥」。
炎炎夏日,有什麼比冰鎮後的生腌更令人快樂的呢?沙蝦清甜肥厚,血蛤肉質脆嫩,青膏蟹細嫩鮮美、入口時還帶著一點冰沙感……即使對刺身無感的食客,也很難不為生腌心動。
然而,生腌再美味,也不得不直面一個很大的問題——寄生蟲。
美食作家蔡瀾就曾遇到過:「香港的迴轉壽司店買到了(鰹魚)就那麼切來當刺身……一開來,腹壁中長滿一粒粒的黃色小腫瘤,裡面包的全是幼蟲。」
無論是潮汕本土的生腌、魚生,還是進口的冰鮮刺身,這些生食水產都有一個相似之處:你也許永遠不知道面前的這一盤裡是不是藏著一個「蟲窟」。
一口新鮮生魚片,吃到幾條寄生蟲
「現宰現殺生魚片,絕對新鮮,絕對放心。」
如果你見到打著這樣宣傳口號的餐館,千萬別進!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新鮮生魚片,很可能是寄生蟲的「家園」。
魚類感染的寄生蟲種類非常多,但是,只有少數寄生蟲會致人生病。
「華支睾吸蟲」,又叫「肝吸蟲」,是中國淡水魚中最常見的一種致病寄生蟲。當食用了被肝吸蟲感染的生魚片後,其蟲體便主要寄生在人體的膽管、膽囊內,引起膽道一系列病變,比如膽管炎、膽囊炎、膽結石等[1]。
一位吃了生魚片後,感染肺吸蟲的病患。放射圖中箭頭所指的即肺吸蟲造成的病灶
華支睾吸蟲的成蟲可寄生在膽管中長達20-25年。當蟲體過多時,死亡的蟲體、蟲卵及黏蛋白長期阻塞膽管,還會引起膽汁性肝硬化、細菌感染等。
已經有研究證明,華支睾吸蟲感染者發生膽管癌的風險是非感染者的4.5~6.1倍。
所以,你生吃的新鮮水產,也可能是大名鼎鼎的膽管癌Ⅰ類致癌物。
這種寄生蟲在淡水魚中分布的廣泛性,可能超乎你的想像。中日韓的139種淡水魚都有它的存在。即使是常見的家養魚種,比如鯉魚、鰱魚、清鯇(草魚)、鯽魚等,也不能避免。
2010年,廣東各地35個魚塘的抽檢結果顯示,所有抽檢的魚塘,將近七成都感染了華支睾吸蟲。順德人最愛用來製作魚生的鯇魚(也即草魚),華支睾吸蟲的檢出率是47.31%。
按照這個檢出率,每吃兩條未經任何處理的草魚生魚片,你就可能跟肝吸蟲打個照面。
來源: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