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類人群最易產生疼痛 我們如何消除疼痛?

2017年10月18日 11:33 簡體 正體   評論»

本月16日是“世界鎮痛日”。《三國演義》關公忍受劇痛刮骨療毒。幾百年過去了,現實中,大部分人對待疼痛,首先採取的態度依然是忍受,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想到去治療疼痛。但是隨著醫學對疼痛的關注,疼痛已被醫學列為繼呼吸、脈搏、血壓、體溫之後的第五大生命體征。慢性疼痛也已經是一種被醫學界公認的疾病。本市多位疼痛醫學專家表示,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疼痛都有其治療策略,並取得了良好的療效。因此現代社會,人們已經無需長期忍痛生活,疼痛劇烈或疼痛持續發生就應及時到醫院排查,找出疼痛的原因,在治療原發病的同時也對疼痛進行規範治療。

四類人群最易產生疼痛

疼痛不僅是癥狀更是一種病

天津醫師協會疼痛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疼痛科主任史可梅說,疼痛是一種由組織損傷或疾病引起的不愉快的感覺及情感體驗。對現代醫學而言,疼痛不僅僅是一種癥狀,也是一種疾病。1995年美國疼痛學會將疼痛列為第五大生命體征;2000年第10屆國際疼痛學會年會上與會專家達成共識:慢性疼痛是一種疾病。據統計,大約30%的成年人患有疼痛,每3個門診病人中,就有2個是伴有各種疼痛病症或癥狀的病人,我國至少有1億以上疼痛患者。因疼痛就醫的人約佔人群的十分之一,有些疼痛患者多處就醫,難以明確診斷,得不到有效治療。十幾年前,在國內多數地區還沒開設疼痛科以前,疑難疼痛病人就診往往處於被踢皮球的狀態,任何科室都不接收,患者不僅肉體忍受巨大折磨,精神上也承受著難以言表的痛苦。好在,這種病人現在都有了歸宿,那就是疼痛科。國家衛計委已經要求二級以上醫院都要成立疼痛科。

史可梅說,隨著全國各地大醫院疼痛科的建立和發展,各種相關統計也在完善。越來越多的臨床統計顯示,目前有四類人群在疼痛科病人中佔比較高。第一是辦公室白領。他們在辦公桌前往往一坐就是幾個小時,不良坐姿引起的勞損或由於缺乏鍛煉導致的肌肉乏力,容易引發“頸肩腰背痛”。第二是運動員以及喜好體育運動的年輕人。他們由於和肌肉的重複運動和承受特別的壓力,很容易造成肌肉和關節損傷,出現“急性扭傷拉傷痛”。第三是45歲以上的人群。尤其是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出現“骨性關節炎痛”的幾率很高。全世界50歲以上的人群中有50%患有骨性關節炎,65歲以上人群中90%的女性和80%的男性患有骨性關節炎。第四是體力勞動者。這類人群由於長期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很容易造成肌肉損傷而引發經常性的全身疼痛。

疼痛造成身心雙重危害

病種複雜哪疼未必哪有病

“疼痛分為短痛和長痛,也就是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痛的意義在於其‘警示‘作用,因此可稱為‘好痛’,這種疼痛容易被人重視,治療起來也相對容易。在疼痛科就診的患者多數為長痛病人,也就是慢性疼痛患者。人體組織在遭受損傷(外傷、感染、腫瘤等)後可以通過治療或自我修復而達到痊癒,與組織損傷伴隨的疼痛大部分也可消失,但部分患者由於精神或軀體的特殊原因,在原有損傷痊癒後疼痛仍持續或間斷存在,超過一個月即成為慢性疼痛,也被認定為‘壞痛’,是醫學界努力攻克的難題。相當一部分慢性疼痛患者都是多年受疼痛折磨,輾轉多家醫院尋求治療。”本市第一中心醫院疼痛科主任賀永進說。

“疼痛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要重視人體的疼痛信號,不要放任不管。”賀永進說。因為一方面,很多疼痛會不斷發展,變得越來越重;另一方面,疼痛控制不好,則會引起心率增快、血壓升高等癥狀,患者因害怕疼痛而無法或不敢有力地咳嗽,會導致肺部併發症;疼痛導致的胃腸蠕動減少會使胃腸功能恢復延遲;疼痛造成的肌肉張力增加、肌肉痙攣、限制機體活動等會促使深靜脈血栓的形成;疼痛還可導致失眠、焦慮、恐懼、憂鬱、不滿、過度敏感等情緒障礙,因此治療慢性疼痛的同時要給予心理方面的治療。

他認為需要提醒患者的是,疼痛的患病機制非常複雜,有些疼痛並非哪兒疼就是哪兒有病。如頭痛,、近視、遠視、青光眼等眼病,副鼻竇炎、中耳炎、各種急性傳染病、各種中毒,以及高血壓、神經衰弱、中風、腦血管痙攣、、腦瘤等都可引起。如後背疼,胰腺疾病、心臟病、頸椎病等都可有此表現。再如肩膀疼,可能是頸椎病,也可能是心臟病。所以,出現疼痛後若不及時就醫明確診斷,而一味憑感覺主觀判斷病情,認為“沒事,忍一忍就過去”,很可能延誤病情甚至導致嚴重後果。

疼痛種類多治療策略精

長期濫用止痛藥掩蓋真實病情

史可梅說,最常見的慢性疼痛包括頭痛如偏頭痛,頸源性頭痛、肌緊張性頭痛、外傷後頭痛和腰穿後頭痛等;神經痛如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急性帶狀皰疹、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神經損傷後疼痛、中樞性疼痛、患肢痛、殘端痛、糖尿病性神經痛、會陰神經痛等;骨關節痛如腰腿痛、頸椎病、腰、膝關節炎、足跟痛、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征、退行性骨關節炎等;軟組織疼痛如急慢性腰扭傷、腰肌勞損、腰背肌、纖維肌痛綜合征、腱鞘炎、肩周炎、、軟組織損傷等;癌性疼痛如晚期癌症疼痛、骨轉移性疼痛等。

對於這些疾病,以往很多人都認為吃點止痛藥暫時消除痛感就是疼痛的治療。而實際上,疼痛治療是在現代麻醉學和藥理學基礎上,吸收內、外、神經、骨傷、康復、中醫等多門學科理論和技術於一體的新興綜合性臨床學科,備受國際醫學界推崇。近年來,疼痛治療進展很大,已形成規範的治療體系。它現在已發展成為包括神經阻滯技術、微創介入技術、藥物、理療等多種治療手段在內的綜合性治療,以消除病灶去除疼痛為治療目的,對某些頸腰椎病痛、帶狀皰疹痛、三叉神經痛、頭痛能標本兼治,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史可梅同時提醒慢性疼痛患者切勿濫用止疼葯。長期或過量服用止疼葯,不僅損害消化系統,還可影響機體凝血功能。此外,不明確疼痛原因就服止疼葯雖可暫時緩解疼痛,但病情可能仍在惡化,還會掩蓋真實病情,造成嚴重後果。

來源:天津日報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