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防治 這幾個錯誤不能犯!快轉發給家人朋友吧

2019年05月21日 5:35 簡體 正體   評論»

,太常見了吧!

中國高血壓指南2018》指出,目前我國約有2億高血壓,即每10個成年人中有2人患有高血壓。同時,高血壓是心、腦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嚴重威脅人類健康。正由於高血壓的患病率高、危害性高,1978年4月7日,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心臟病學會聯合會決定將每年的5月17日定為“世界高血壓日”,旨在引起人們對高血壓防治的重視。

浙大二院院長、國內著名心血管疾病專家安教授說,高血壓病是可防可治的疾病,積極倡導健康生活方式,防治結合,減少高血壓病的發生率和高血壓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

01

什麼是高血壓

血壓是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側壓力,是推動血液流動到全身各部位的動力。維持身體內臟器的正常供血需要一定的血壓,但如果血壓太高,就會對人體造成不利的影響。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血壓分類標準,在未使用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測量血壓,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就是高血壓了。

02

高鹽飲食是首要危險因素

浙大二院黨委副書記、心內科主任醫師項美香教授說,高血壓發病的危險因素有很多,如超重肥胖、飲酒、精神緊張、缺乏運動、家族遺傳等。但是對國人來說,高鹽飲食是首當其衝的危險因素。

國際頂尖醫學期刊《柳葉刀》曾發表關於鈉(食鹽的主要成分為氯化鈉)與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關係的研究報告。這項研究分析了18個國家369個社區的95767位居民,發現80%的中國居民每日吃鹽多於12.5g,遠高於其他國家的絕大多數居民(平均每天吃鹽7.5~12.5g)。說明中國人的鹽攝入量尤其大,最需要限鹽。

項美香教授說,如果食鹽攝入太多,會導致血管過度收縮,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血壓升高。“建議正常人群每天食鹽的攝入量不要超過6克,但是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每天攝入的食鹽量不要超過5克,病情越嚴重,食鹽的攝入量越要控制。”

項美香教授提醒,市民在烹飪食物時,可以在出鍋的時候再加鹽,這樣有助於減少食鹽的攝入量。此外,有些調味料比如糖會遮蓋食物的味道,最好不要用嘴巴嘗食鹽是否夠量,最好用固定的容器來進行判斷。

值得注意的是,食鹽只是中國人攝入鈉的來源之一,還要當心“隱形鹽”。醬油等調味品、腌制食品、速食麵等加工食品,包括麵包、餅乾等烘焙食品,裡面也含有不少鹽分,但通常沒有計入鹽攝入量當中。

03

控制血壓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不要小看高血壓這個“常見病”,它危害很大,可對心、腦、腎、血管等靶器官造成嚴重損害。它是腦卒中(俗稱“”)的第一危險因素,收縮壓每升高10mmHg,腦卒中發生的相對危險增加50%,舒張壓每升高5毫米汞柱,腦卒中危險增加46%。

王建安教授說,高血壓導致的腦卒中、、心力衰竭及慢性腎臟病等主要併發症,致殘、致死率高,給家庭和國家造成沉重負擔。但是,高血壓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可明顯減少腦卒中及心血管事件,顯著改善生存質量。

不過,我國高血壓患者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仍比較低。目前我國約有1.3億高血壓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在已知自己患有高血壓的人群中,約有3千萬沒有得到治療;在接受降壓治療的患者中,有75%的患者血壓沒有達到正常水平。因此,提高對高血壓病的認識,對高血壓病的早期預防、及時治療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04

降壓藥物可以停用嗎

得了高血壓,是不是意味著要終生吃降壓藥?如果血壓控制平穩了,可以停葯嗎?

浙大二院心內科負責人蔣峻主任醫師說,在所有的高血壓當中,有5%左右的高血壓是由於其他疾病所致,如內分泌疾病、腎臟疾病、腎動脈狹窄、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等,這類高血壓只要病因去除,血壓可以恢復正常,稱為繼發性高血壓。

“通常來說,年輕人出現不明原因的血壓升高,往往是繼發性高血壓。如果原發病治癒後血壓下降,確實可以停用降壓藥。”

前不久,蔣峻副主任就接診了一位30多歲的產後媽媽,生完孩子後血壓飆升,收縮壓超過160mmHg,後來做了檢查,發現是腎臟良性腫瘤引起的,做了手術後,血壓就恢復正常了。

但是,繼發性高血壓只佔一小部分,屬於“少數派”。還有95%的高血壓沒有明確的病因,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導致的結果,稱為原發性高血壓。除了少數高血壓較輕的患者,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可以降低血壓、在醫生指導下減葯甚至停葯以外,大部分患者都需要終生用藥。有些患者認為“吃了葯我血壓好了,就可以停葯了”,蔣峻副主任說,用藥情況下血壓正常,是藥物對血壓作用的結果,說明藥物劑量合適,可以維持目前降壓方案。一旦停葯,藥物對於血壓的作用會逐漸消失,血壓又會升高。這種所謂“正常了就停葯、高了再用藥”的按需給藥行為使得血壓總是處于波動狀態,而血壓波動大時,患者往往更容易出現心梗、腦梗、等嚴重併發症,因此血壓不僅要講究“正常”,還要講究“平穩”。

05

降壓治療三大誤區

“有效平穩的降壓治療所產生的獲益,遠大於降壓藥物不良反應產生的風險。”

浙大二院院長助理、心內科主任醫師胡新央教授說,門診中發現,不少高血壓患者對控制血壓存在誤區。

誤區一

“血壓高不要緊,只要沒有出現不適癥狀,就不需要吃藥”。實際上,高血壓的初期一般沒有癥狀,但是沒有癥狀不等於沒有危害,在血壓升高的那一刻開始對各個器官的損害就已經開始。所以一旦發現血壓升高,無論有沒有癥狀,都應該遵醫囑規範用藥。

誤區二

“吃了降壓藥會形成依賴”。絕大部分患者需長期用藥控制血壓,但這並不是因為“依賴”,而是因為高血壓是個終生性疾病,只能控制不能治癒,需要長期用藥,把血壓控制在對身體損害最小的範圍。

誤區三

“是葯三分毒”。有些患者怕長期服用降壓藥會有副作用,總是偷偷減葯或停葯。雖然任何藥物都會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只要遵守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導致不良反應的概率是很低的,且大多可以耐受或停葯後消失,不用過度擔心。比起我們能看得見的副作用,血壓控制不良對心腦腎血管等重要器官產生的損傷往往是“看不見”但更危險的,日積月累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心肌梗死、中風、腎衰竭等併發症,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來源:海之聲聽力2018揚州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