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心情 這些「疼痛」癥狀 恐是憂鬱症訊號

2019年11月28日 15:49 簡體 正體   評論»

已經被公認為是全身性疾病,患者全身都會出現不舒服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憂鬱症是本世紀三大黑死病之一,近年來社會逐漸接受憂鬱症的患者及治療,大家不再將憂鬱症視為洪水猛獸,也不會輕視憂鬱症患者了。然而,憂鬱症並不只是單純心情不好,已被公認為是一個全身性的疾病,因為憂鬱症患者全身都會出現不舒服癥狀。

曾有位75歲老先生坐輪椅來門診,他主訴因為雙腳疼痛已八年,很多醫師都覺得腳沒問題。老先生不好,也沒辦法確認是情緒不好還是疼痛多年影響心情。不過,給了抗憂鬱劑及安眠藥治療後,睡眠及情緒明顯改善。老先生下次回診時,自己走進診間,他感謝我們在一周內解決了他多年的問題。

一般人了解的憂鬱症是情緒低落,然而,憂鬱症合併很多身體癥狀,最重要的是,這些癥狀往往被稱為「醫療上無法解釋的身體癥狀」,如果有這些在醫療上無法被解釋的癥狀,可能要懷疑是憂鬱症。

下面七個在憂鬱症最常合併出現的身體癥狀,往往被忽略,必須提高警覺:1.總覺得容易疲勞,沒力氣跟能量:情緒不好的時候,常常提不起精神,而很多人並不會注意到情緒變化,反而是關注到身體不適。

2.疼痛的耐受度降低:可能變得不耐煩,對於一些瑣碎小事,覺得特別不舒服,除了覺得身體疲勞外,也有輕微的疼痛感,如果本來有疼痛,這時疼痛可能加劇。

3.肩頸及背部疼痛:這很常見,情緒焦慮、睡眠品質不佳時,就會覺得這些部位疼痛,很多人去看,甚至不斷地做復健或按摩,但效果都很短暫。

4.:頭痛是很常見的癥狀,但很多人的疼痛並不一定是真的痛,只是覺得頭髮脹,這些癥狀都沒辦法查出原因或是被合理解釋。

5.覺得眼睛乾澀或是視力下降:覺得視力模糊,這往往是因為情緒變化引起自律失調所導致。

6.胃痛、腹部不適、腹瀉及便祕:腸胃道主要是受迷走神經控制,而迷走神經是自律神經的一部分,情緒變化往往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因此腸胃道癥狀是常見癥狀,患者不斷地吃制酸劑或是腸胃藥,但是效果都不好。

7.胸悶心悸:因為自律神經失調,時常覺得胸悶,有時候心跳很快,這是自律神經失調後,交感神經被活化出現的癥狀,而在臨床上,卻無法用特定疾病去解釋這些情況。

英國研究顯示,疼痛如果無法被醫療原因解釋,往往就與憂鬱或焦慮有關。進一步研究,如果一個人同時有三種或三種以上癥狀合併發生,憂鬱或機率高達70%。如果長年被疼痛困擾,但醫師束手無策,或許可考慮求助身心科。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聯合報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