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戰「疫」:保持正氣 增加抗病力

2020年03月09日 3:16 簡體 正體   評論»

平日可用中藥補氣保養,服用前先諮詢中醫師。

學院院長陳業孟博士。

中國爆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日本、韓國、義大利等國也傳出多起病例感染,美國也爆發社區傳播案例。紐約中(New York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院長陳業孟博士指出,中醫強調「存內,邪不可干」,人體內正氣是能力的保證,同時強調「精神情志」對身體的影響,放鬆心情,情緒少波動,睡眠充足,使神氣安寧,保持正氣,增加抗病的能力。

疫苗尚待開發,西醫目前以支持療法治療新冠。陳業孟說,細菌、和人類共存久矣,我們所處的環境有多種細菌與病毒,中國歷史上也記載有多次疫情。東漢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是闡述外感病治療規律的專著。傷寒是中國古代對外感病的通稱,並不是某種疾病的名稱,寒也是所有外邪引起疾病的統稱。

陳業孟畢業於上海醫科大學中醫醫療系,畢業後在上海醫科大學華山醫院當醫生。1996年紐約中醫學院成立,陳業孟應聘來紐約中醫學院工作,後取得美國針灸及中醫文憑。他說,明末的吳又可改變了上千年對外感疾病「傷寒」的觀點,認為烈性傳染病疫情為「戾氣」所致,而且以溫熱之邪入侵為主,後期清朝的幾名醫家在此基礎上逐漸發展了「溫病學說」,成為這種傳染病中醫辨證的依據。

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指出,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中,將歸屬於中醫「疫病」範疇,認為疫病是感受「疫戾」之氣所致。目前中西醫針對新冠肺炎的特異防治方法均不明確,需要結合其臨床特徵,抓住疫毒這個主要病因,進行防治,方法是避其毒氣、內養正氣、寧神靜氣、恢復元氣。

正氣虛了邪氣會入侵人體

中醫重視「邪氣」對人體的傷害,更重視「正氣」抗邪、抗毒、抗病的能力。陳業孟說,假若正氣虛了,邪氣會入侵人體,導致病症。因此,人在健康時要培固正氣,強壯體質。養正氣要注意營養均衡,適當運動,睡眠充足。寧神靜氣則是放鬆心情,避免情緒波動。

陳業孟說,這些都是當前因應疫情的方法,也是自己平日就可以做到的;美國雖然爆發社區傳播案例,但現在沒有太多病例,大家仍須謹慎以對。

他建議,中藥補氣保養多用黃芪。黃芪性味甘、微溫,歸脾、肺經,可補氣,益衛固表,利水消腫。黃芪可以泡水喝、入菜,也可以煮粥。另外,也可以泡點菊花或金銀花來喝,菊花味甘苦,性耐寒,有散風清熱、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作用;金銀花味甘,性寒,性寒,有清熱解毒、抗炎、補虛的作用。建議使用前諮詢中醫師或中藥鋪。

中國大陸,板藍根已被製作成沖劑等中藥成藥,民間用於治療、病毒性感染以及傳染病流行期間的預防。雖然在美國的華人超市也買得到,但是近日缺貨,顯示華人對新冠肺炎的預防已有準備。

陳業孟說,每年流感疫苗,是針對上一年流行的病毒株研發製作而成,但是病毒種類太多了,而且病毒具有變異性,力求和人體共存,因此,預防非常重要。

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和紐約州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可能發展非常重視,紐約中醫學院每隔幾天都會收到紐約州衛生廳發來的通知,要求學校配合注意事項。陳業孟說,上一次這樣頻繁發通知是2009年「A型流感病毒H1N1亞型」爆發的時候,也說明了政府機構都已經做了準備。

安卓翻牆-禁聞瀏覽器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世界日報

歡迎您發表評論: